首頁>育兒>

“懂事、聽話、乖巧”如果有人這樣評價你的孩子,我想你的內心定是欣喜的。

做父母的都希望有一個懂事的孩子,毋庸置疑,懂事是褒義詞,可是孩子太懂事真的是好事嗎?

前段時間去參加了一次學校舉辦的親子活動,一位媽媽說的話讓我記憶猶新,她驕傲地描繪著她女兒的日常,通過那位媽媽的描述,大家都羨慕不已,因為她的女兒真的太懂事了:

我家孩子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非常懂事,從來不會跟我頂嘴,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都特別聽話,從沒見過她鬧過小脾氣。

記得有一次我們去逛商場,她盯著一個玩具看了很久,我想她一定非常喜歡那個玩具,可是即便如此,她也沒有像別的小孩一樣非要讓我買,而是偷偷地看了看價格標籤,我想她應該是覺得有點貴吧,看完後她告訴我說不喜歡這家店的東西,然後就拉著我走開了。

其他和我女兒同齡的小孩,要是看中了什麼東西就非要爸爸媽媽買,有的還會耍無賴、坐在第三哭鬧,這些我女兒從小一次都沒有過。

有時候我女兒的表弟表妹們來我家玩,她也會很大方地分享她的玩具,即便是弟弟妹妹們要拿走她最心愛的玩具,她也不會拒絕。跟我女兒接觸過的人都說我女兒懂事,也說我特別有福氣,我也為自己有這樣一個聽話的女兒而驕傲。

這位媽媽在說起她女兒的時候,滿臉的欣慰,可以看得出來,她為自己能夠擁有這樣一個懂事的女兒而自豪,也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歸功於她成功的教育方式,正因為自己的正確教育,才培養出了一個如此通情達理、乖巧懂事的孩子。

聽完這位媽媽的話,大多數家長都投去了羨慕的目光,而我卻格外的心疼那個懂事的孩子,她承受了太多和她的年齡不相符的東西,過於懂事其實是過早“成人化”的表現,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未必是件好事。

▷▷孩子太懂事不見的好事,太乖的孩子“不快樂”

不諳世事、天真無邪,這本應是孩子的代名詞,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可以肆意的在父母懷中撒嬌。

我們總說孩子是無知的,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不和年齡不符的“懂事”他們的洞察力甚至與大人都有過之而不及。

懂事的孩子意味著他所成長的環境,沒有提供給他淘氣的權利,因為環境所迫,孩子可能沒有別的選擇,他只能學著懂事,學著聽話。

仔細想想,孩子的本性應該是率真無邪的,如果不是因為環境所迫,誰又會硬逼著自己長大呢?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寵愛,大人尚且如此,孩子們又何嘗不想無憂無慮地在爸爸媽媽懷中嬉笑撒嬌呢?

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大人們錯把孩子“成人化”表現當成“懂事”,並且以此為傲、洋洋得意。

其實有時候“懂事”並不是褒義詞,尤其是那些超出年齡的懂事的行為,都是過早“成人化”的表現,這些“成人化”的表現不僅僅會剝奪孩子本應擁有的純真和快樂,還不利於孩子的正常成長。

▷▷家教越嚴格孩子越“懂事”,可背後卻是違背正常規律的“成長”

說到孩子過早“成人化”的例子,我媽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媽媽告訴我,她小時候家裡很窮,那時候每家每戶都有很多孩子,再加上她又是家裡的長女,所以從小她就非常懂事,不僅僅要學著順從、聽話,還要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

她說,有一次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碗,這種事在現在看來應該是家常便飯,現在的孩子打碎碗的時候大人們一定會關心孩子有沒有受傷,而媽媽卻因為打碎了一個碗受到了曾祖父的責罵和毆打。

當時的家庭條件不好,一個碗對於一個溫飽都解決不了的家庭來說是很重要的,我想曾祖父打我媽媽一方面是想讓她長個記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心疼那個碎掉的碗,家裡的小孩太多了,再加上條件有限,所以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把孩子當寶一樣捧在手心。

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我媽媽就變成了一個極為懂事的孩子,她是沒有童年的,小小的年紀便學會了察言觀色,也總是活的小心翼翼,她也知道了“說好聽的話”、“獻殷勤”會讓大人們開心,會誇她是一個懂事的孩子,為了掛上“懂事”的標籤,她失去了孩子本該擁有的純真和快樂,過早的“成人化”讓她違背了正常的生長規律,也失去了自我。

▷▷什麼樣的孩子算是“成人化”邊緣徘徊,沒活出本來模樣?

我有一個朋友說他小時候父母總是鬧離婚,三天兩頭的吵架、打架,他每次去勸的時候他父母就把他推開,這樣時間久了,他父母每次吵架的時候他都會把自己關起來,總想著是不是自己做錯什麼了父母才會鬧離婚。

為了不讓爸爸媽媽爭吵,他就努力表現的非常懂事,從不向父母亂要東西,不主動去說自己的喜好,父母讓穿什麼就穿什麼,讓吃什麼就吃什麼,生怕因為自己做錯了某件事爸爸媽媽就不要他了。長期安全感的缺乏讓他總是通過委屈自己來遷就父母,這些就是過早“成人化”的表現。

2、喪失自我,從不會耍小脾氣

很多媽媽在相互談及自己孩子的時候,總是會拿孩子懂不懂事來做比較,不少媽媽都認為,聽話、不吵不鬧的孩子是非常讓人省心的,這樣的孩子也會更討大人的喜歡。

過早“成人化”的孩子往往都是喪失自我的,他們不敢去宣洩自己的情緒,不敢任性地耍小脾氣,也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總是努力地遵照大人的意願去做事,不會吵著要買玩具,不會要求穿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學習上,做任何事情前都會看爸媽的臉色,永遠把父母的情緒擺在第一位。

▷▷壓力、失落、敏感等情緒積壓一身,會影響孩子的心性成長

1):患得患失,終日揹負巨大的壓力

凡事的果都是有因的,吵鬧的耍小脾氣才是一個小孩應該有的行為,而那些過於懂事的孩子往往都是承受了一些他們本不該承受的事情。

√或許是因為貧窮的家境,讓他們不得不對著自己心心念唸的玩具說不喜歡;

√或許是因為親人早早的離開,讓他們不得不獨立自強,學著做家務;

√或許是因為父母感情不和,讓他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去迎合父母,活成大人們想要的樣子……

被迫長大的過程是苦的,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出自孩子們的意願,這其中夾雜了太多的無奈,正是因為過早的“成人化”,讓他們從小活得小心翼翼,總是患得患失。

這些孩子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用成人的思維來思考問題,他們習慣了恐懼,長時間安全感的缺乏會讓他們總是擔心失去,巨大的思想壓力也會一直伴隨著他們,這些無論對身體還是心靈都是一種巨大的傷害。

過早“成人化”的孩子從來不會跟別人爭什麼、搶什麼,讓步已經成了他們的習慣,這種習慣不僅僅會留在孩童時期,也會伴隨著他們的成長在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延續。

在這樣一個競爭極為激烈的時代,讓步就意味著不思進取,即便再有才華再有抱負,不懂得施展,也一樣於事無補,時間久了就會失去競爭優勢,久而久之也會被社會淘汰。

孩子懂事本是好事,但是如果出現了過於懂事的表現,那就要小心是過早“成人化”了,所以,不要再因為孩子懂事而沾沾自喜了,學著給孩子足夠的愛,讓他們擁有最純粹的快樂吧。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世界真的很糟糕?不如抬頭換換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