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人們勤勞的畫面就知道我們的糧食是來之不易的,這是需要經過很多道程式才能變成我們要吃的大米,而單單看封面就只是覺得繪本所講的也只不過是大米而已,等走進繪本會才懂得我們吃的東西都不是憑空出現的。
現在的生活很富裕,不像以前想吃個什麼吃的吃不上,現在不論吃什麼都能吃到,而且還是變著花樣吃,對於現代化建設越來越先進,我們漸漸忘卻了我們看似平常的食物來的卻並不容易。
我們一直在改善食物的生產,來去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熱騰騰的飯,可是每樣食物的生產卻要經歷如此複雜的供需以及時間,有時候還需要看天氣以及氣候再加上人們的用心,才會有食物的基礎原料,就好比大米,或許現如今我們很難去親自經歷糧食生產的過程,但我們可以透過繪本去了解。
繪本的作家是郭翔所著,是由中國農業大學專家審定的,而在繪本前“孩子應該知道些常識”的開頭篇就是由中國農業大學的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所寫,讓我們懂得孩子應該知道一些關於萬物的常識。
而這個系列是《漫畫萬物由來》的第一輯,其中共有六本書,分別是《大米》《麵條》《醬油》《豆腐》《糖》《鹽》,而這本書就是《大米》,這是國內首套“漫畫圖解實景照片生產影片”聯合呈現的兒童通識教育百科讀本,能讓孩子在其中知曉生活常識以及我們身邊食物的基本來源常識,而這本書也桂冠過童書獎。
一、按照萬物生長順序去讓我們瞭解到大米
從繪本中可以看到大米是經歷了多少歷史才變成了如今的大米,而從一開始我們要做的準備工作,一直到最後大米呈現出來這一個過程是漫長的,但是透過繪本講解的十分的詳細。
在準備之前我們瞭解了很多水果的種子是什麼樣子的,之後先篩選稻種,而後放在秧盤裡面發芽,需要不斷地喝水,之後需要育苗,這是需要溫度以及曬陽光的,在後面我們需要插秧,而水稻在這個時候需要防災和治蟲,等到秋天豐收的時候需要曬穀,曬完以後加工後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大米了。
工序是十分的複雜並且需要時間的,並且在每一個環節之中還穿插著細小的知識,讓我們懂得在這個階段農民伯伯所做的事情,所以這樣的繪本是一種全面的展現。
二、其中穿插著五個方面的知識以及最後宏觀地說到了關於大米的三方面
在繪本中無意識地穿插著歷史、自然、生活、民俗、語文這五個方面的知識,在歷史中有關於大米為什麼叫大米,以及大米的甲骨文,還有關乎於人們犁地的工具等在一些方面,不僅僅讓我們看到了之前人們所用到的工具以及想法,也讓我們看到現在人們的進步,我們在一步步提高生活的質量。
在自然方面更多的是講述了陽光以及水方面的知識,生活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會設計一些關乎於繪本知識的內容來去讓孩子做選擇題,在民俗中是一個聽故事的板塊,可以認識到許多流傳民間的故事以及成語故事,這都是關乎於大米主題的,在語文上會有許多詩詞的知識,讓孩子在提起閱讀興趣的時候就吸收了這些知識,何樂而不為。
繪本的最後從三方面說道了大米的用處以及涉及之廣,是從美食、農具、全國,這三個方面說的。
從美食上說,大米不僅僅可以做成米飯,還可以做很多好吃的美食,比如說日本的壽司,印度的咖哩飯等等,這些都是用大米做成的,而農具的展現也是讓我們看到了時代一步步在發展,之前需要的勞動力是我們現在遠遠想不到的辛苦,而現在只需要機器就可以完成,還有大米也成為了全國各地都用到以及吃到的食物,有些地方還很重視大米並且用善意以及公益的形式讓更多人的人能夠吃到大米。
三、把重要的都繪製得很清晰,並且文字也不生硬,在設計上面有流水線的感覺
1、在繪製方面重點突出了勞作
繪本中的插圖都可以看出來大米是如何一步步勞作以及製作而成的,在這其中的繪製並沒有很突出人們,突出的是其製作工序以及步驟的仔細,而每一個大板塊都展現了大米走向成熟的一個階段,這其中的顏色就可以看出來從開始到秋收時候的狀態,是截然不同,而且其中晾曬以及曬陽光等畫面都很明顯的突出了勞作的場面。
2、文字看似繁多但是以互動為主
繪本中的文字是有詳細地解釋出來每一步的步驟以及我們內心的疑問都有得到解答,並且語句的語氣是以小孩子的口吻而寫出來的,其中並沒有很多的專有名詞,並且一些詞語會解釋得十分的清晰,這讓七歲或者八歲的孩子都可以獨立閱讀,因為這本繪本是建立在通俗易懂的基礎上的,其互動性特別強,尤其是設計了很多有趣的題。
3、在文字以及插圖的設計上很巧妙
在之前的回顧歷史的時候,有很清楚的標註序號,並且是以流水線的形式來去讓讀者瞭解大米,而且步驟分得很細緻,能夠有條有理的清楚自然生長規律是如何的,並且還不斷地提醒我們不能破壞自然生長規律,在一些地方還巧妙的設計了俏皮的文字,這樣與插圖結合起來會讓孩子讀的更加感興趣。
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去不斷地學習,但是也需要增加孩子的常識以及生活的豐富
我們需要給孩子一定的生活空間,讓他們去了解身邊關乎於自己的東西以及食物,這樣才會讓他們能夠感受其中的每一份東西都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