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位來訪者跟我講述了她的經歷:
她結婚那會兒,老公是個可以依靠的暖男,頂天立地的丈夫。自從有了孩子後,公婆就搬到她家來照看孩子。漸漸地,她發現老公也變成了孩子。
有時老公下班回家,進廚房或給孩子洗衣服,婆婆心疼地說:“哎呀,快別忙了,你都上班累了一天了,趕緊歇著去。”於是老公打遊戲去了。
時間久了,她覺得老公已經很少承擔起一個父親、丈夫的角色,更多的是沉浸在兒子的角色裡。所以,家裡有倆媽:自己和婆婆;也有倆娃:老公和寶寶。
並不是父母來了才導致老公這樣,而是他本來就有這樣的一面,父母的到來,只是激活了這一面而已。
成年之後沒有新傷,都是舊傷復發。
在原生家庭中的缺失,以及那些未完成的遺憾,就像缺口一樣,在長大後,很希望有人可以給我們補償。
隨著我們的成長,與父母相比,離我們最近的人自然是我們的另一半,所以,這個補償的壓力,就自然而然就會落到另一半身上。
我們在剛開始戀愛的時候,彼此都是同理想中的人結合,這能夠得到巨大的安慰和補償,好像很多問題都在那個階段自愈了。
但是,當我們走過戀愛期,真正走入日常婚姻生活時,我們對另一半的要求越來越多,兩個人相處的模式也開始顯現出來,衝突也隨之而來。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創傷,開始被喚醒。
同樣有一個夫妻關係的個案:A和B結婚5年,經常吵的翻天覆地,歸納一下,吵架的核心句式是“你為什麼不聽我說話?”
就因為這個看起來並不是哪一方“出軌”這種過不下去的“硬傷”,倆人經常鬧得不可開交。
經過諮詢才瞭解到,A很小的時候,父母都很忙,沒時間聽A說話,更無從迴應。
A常常繪聲繪色地跟父母描述學校的生活點滴:今天學的哪些有趣知識,自己上課發言積極,哪個同學跟自己玩得好……
這些,在忙碌的父母眼裡,是無足輕重的瑣碎;在孩子眼裡,那是他的全部。
父母的迴應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孩子的言行得到父母的迴應,僅僅只是小日常而已,還能在互動中找到關係相處的樂趣;而這些小日常得不到迴應,孩子就會有自己不存在的感覺。
為了尋找存在感,就會以誇大自我的模式與他人互動。這就是為何對A而言是天大的事,而在別人眼中是“小題大做”的原因。
小時候未被滿足的願望,長大後會被轉化成無休止的慾望。
A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高質量的迴應,他會一直找回應,希望找到一個能夠高質量回應他的人,以彌補小時候的未完成願望。
所以,A會伴隨“別人一定要看到我”的慾望去生活,這個重任就落到了另一半B身上,然而B因種種原因給不了A迫切需要的迴應。
在B看來,“沒有及時給迴應”這件事,也許沒什麼大不了,但在A眼裡,A覺得自己在被整個世界拒絕,在被湮滅,就成了滅頂之災。
這就是他們為什麼會因為這麼一點看不見摸不著的小事,吵得天翻地覆的原因。
這聽起來,似乎是夫妻相處模式,或者說兩個人是否同頻的問題。然而,一個很容易讓我們忽略的問題是:你在原生家庭受的傷,不應該由你的伴侶來承擔。
B可能沒有迴應,可也只是沒有及時迴應而已,就要背上“毀滅”A的罪過,成為A的替罪羊。
你沒有長大,就希望從另一半身上找父母;你父母不會傾聽,你就希望你的愛人可以隨時聽候,不能走神;你缺愛,就喜歡對方可以毫無保留地包容你、愛你;你的意見得不到父母的重視,你就希望在婚姻裡可以一言九鼎……
如果你在婚姻中,潛意識是在找一個父母,然後,要求你的伴侶把你父母未做到、你一直渴望的、自己從父母那裡缺失的東西,都給你,你註定會失望。
因為,沒有人可以那樣滿足你,那不是夫妻關係。夫妻關係,應該是對等的關係,對方不是你的父母,把對方當成自己的父母,就無法經營好婚姻。
那我們的缺失怎麼辦?
如果,你在父母那裡有缺失,就去找父母溝通,或者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你的伴侶可以給你愛,這個愛可以化解你心中的委屈與不甘,但是,伴侶沒有義務當你的父母,也沒有義務替你父母受過。
你當然可以在某些時刻,依靠對方,同樣,對方也有脆弱時刻,也允許TA依靠你。
自己的責任,自己拿回來。這是成年人應該有的能力。
亦可說,這是斷奶的開始,無論是對你還是他人,乃至下一代,都是健康的開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