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作為孩子的父母,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孩子在小的時候可以說是和父母最親近的,遇到什麼困難了第一個想到的是找父母幫助、有什麼事情了也會和父母說。
但是大部分孩子長大了之後,卻是很少再和父母交心,很多時候連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不願意讓父母瞭解知道。對於孩子的這種表現,父母們也是感到很困惑。
孩子越長大越不願意和父母交流?小林家的孩子今年剛剛上初中,由於學校和家裡相距比較遠,孩子平常都是住校的,一個星期回家一次。
每次孩子回家之後,小林都有一堆話想和孩子說,想問問孩子在學校生活怎麼樣、學習怎麼樣、和同學相處的好不好等等。
但是每當小林向孩子問起這些問題的時候,孩子的回答總是很簡單,來來去去就是“嗯”和“挺好的”這兩個回答。
有時候小林問得多了,孩子還會表現出不耐煩,甚至乾脆就不回答小林的問題。
而且孩子在家裡除了吃飯的時候會出來,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待在房間裡或者就是出去和朋友玩。總之就是孩子雖然和自己一起待在家裡兩天,但一共卻說不了幾句話,為此小林真的是感到很煩惱。
相信就小林和孩子的這種情況,同時也是很多父母和孩子都遇到過的情況。
就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本來還事事都和父母說的孩子,突然就變得不願意再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有的甚至就連最基本的日常交流都不願意再和父母多說。
當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父母們就總是覺得這都是孩子自身的問題,是孩子太過叛逆,但是卻從來沒有往自己身上想過。
但其實孩子會慢慢變成什麼都不想和父母說的樣子,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孩子,而是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什麼是親子之間的有效溝通?那麼在說為什麼這和父母有很大關係之前,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親子之間的有效溝通。
溝通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把自己的思想、觀念、情感等透過語言的方式向另外一個人表達出來。
親子溝通自然就是指父母和孩子在相處的過程中彼此交流各種理念、想法、觀念的一個過程。那有效就是說當一方在向另外一方表達自己的時候,得到了對方積極的迴應。
所以說親子之間的有效溝通通俗點來講就是,父母在想要更多的關心瞭解孩子的時候,孩子也願意敞開心扉和父母溝通,讓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
只有父母和子女之間有了有效的溝通,才能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將父母和子女更緊密地聯絡到一起。彼此之間才能互相成就,一起變得更好。
那又是孩子為什麼越長大越不願和父母溝通呢?主要可以分為以下這幾個方面:
一、父母一味的否定和指責
相信這是大多數父母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在父母的眼裡,孩子就是不成熟的、所以做什麼事情都是錯的。
而自己作為孩子的父母,肯定要比孩子懂得多、瞭解得多,所以在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就強制性地要求孩子要聽取自己的意見,按照自己說的來做。
無論孩子向父母表達什麼,父母總是會下意識的指責和否定孩子,說孩子做得不好。父母一次次的指責和否定,就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挫敗感。
任何人都是希望受到肯定和表揚的,不會有人願意一直生活在否定和指責之中,孩子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這樣長時間下去,孩子就會把和父母之間的溝通當做一個不愉快的事情,然後慢慢就會變得不愛和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同時和父母之間的距離也就會漸漸地變得越來越遠。
二、父母無視孩子的話
當孩子興致勃勃地跟父母分享自己開心或者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不開心的時候,父母總是心不在焉或者在孩子說了沒幾句之後就會無視孩子,說自己還有事情要忙,根本不把孩子的事情放在心上。
這樣一味的忽視孩子,孩子會覺得自己在父母面前很沒有存在感,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在你說話的時候經常無視你,你還會願意再和他分享或者溝通嗎?
三、父母經常會打斷孩子
只要親子關係之間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其實孩子一開始也是很願意和父母表達的,但是很多父母可能自己都沒有注意到,自己在孩子說話的時候會經常打岔或者打斷孩子說的話。
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打斷別人,這本來就是一種不禮貌和對人不尊重的行為,父母不能因為對面的人自己的孩子就覺得這種做法無所謂。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父母的做法和態度孩子也會看在眼裡,這種打斷孩子說話、突然岔開話題的做法就是一種對孩子的不尊重。
而父母的這種態度,就正是孩子變得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溝通的最大原因。
四、父母不懂得變通和孩子的交流模式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需要不同的教育和溝通方式的,可能孩子在小的時候懵懂無知,一切都需要父母來幫孩子做決定,所以父母很自然的就習慣了一切事情都由自己來幫孩子決定。
但是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思維和想法,也可以說在很多方面的認知能力都遠遠超過了父母,但是父母卻還是不知道改變自己和孩子的交流模式,還是習慣性地擅自為孩子做主,那麼孩子就會產生抗拒,就會不願意和父母再多說什麼。
和孩子溝通的有效策略一、變否定為肯定
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可以試著把對孩子的否定變為肯定,比如用“你能行”來代替“你不行”,用“我相信你能辦到”來代替“你辦不到”。
多給孩子一些正面積極的鼓勵,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好,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二、和孩子平等交流
在跟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父母不自覺地就會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來對待孩子,這對孩子來說其實更像是一種命令。
如果想要孩子真正的對自己敞開心扉,就要以一種平等的態度去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可以試著把孩子當做是你的“朋友”,真誠卻和孩子進行對話,而不是以父母特有的那種高高在上的命令式的語氣。
三、和孩子共情
要想孩子真正的敞開心扉和父母溝通,父母一定要做到的就是和孩子進行“共情”,也可以說要換位思考。
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讓孩子知道父母和自己是站在同一戰線上的,這樣孩子才會更加願意和父母進行溝通。
所以說,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正確的方式,這樣就能使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