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01/

不合群的表現

下面這些兒童表現,家長可以對照著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屬於“不合群”:

5歲及以上年齡的孩子,在家裡都是一個人玩,出去和小朋友一起,但只是自己一個人玩,偶爾和幾個孩子一起玩,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了,他還是一個人玩。屬於“不合群”。如果孩子不滿4歲,只要能夠跟小朋友呆在一起,哪怕之間並沒有實際的互動,各玩各的,都屬於正常現象。

10歲及以上年齡的孩子,除了以上的表現外,由於家庭教育的原因,習慣於暴力與人交往,也會導致“不合群”。

/02/

不合群的原因分析

“不合群”從結果上來看,就是被兒童群體孤立。

被孤立的原因有兩種:

一種是孩子性格方面原因(A類),因為孩子默默無語,也不與其他小朋友互動,他的存在對於兒童群體來說可有可無,自然會被孤立。

另一種是孩子性格+家庭教育所造成的,而且主要責任在家庭教育上,主要是家長簡單粗暴處理問題的方式給孩子樹立了壞榜樣(B類);另外,也有可能是孩子性格霸道,但家長疏於管教(C類)甚至在內心裡默預設可這種與人交往的方式(D類)。

D類無解,只能等到一個時機,讓社會去治理了。

接下來,我們著重看看A、B、C三類的解決辦法吧。

按我的習慣,得先給這三類起個名稱:

A類,我稱之為“被忽視型”;

B類,我稱之為“壞榜樣型”;

C類,我稱之為“疏於管教型”。

/03/

三種不合群孩子的解決辦法

1、變“被忽視”為“被需要”

怎麼才能讓別的小朋友覺得被需要呢?我們需要分析一個正在玩耍的小朋友內心需求的點。

概括起來有以下三個方面:

1)與你的孩子一起玩,比小朋友自己玩更有趣(這一點,要求你的孩子能與別的小朋友互動,讓小朋友覺到和你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有不一樣的感覺);

2)與大家一起玩,有你的孩子參與,大家都覺得更有趣(這一點,要求你的孩子善於觀察,能夠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者膽大愛說話,透過與小朋友的交談找到自己的位置。對於“被忽視”型別的孩子來說,膽大愛說話是他的短板,不必在這方面做努力,我們把重點放在會觀察上);

3)你的孩子在兒童群體遊戲中並不重要,但他愛講話,讓大家覺得氣氛活躍(這一點,要求你的孩子外向、健談。對於“被忽視”型別的孩子來說,這個也是他的短板)。

分析到這裡,我想很多家長已經明白,讓孩子從“被忽視”到“被需要”在兩點上下功夫就解決問題了:

第一, 善於觀察;

第二, 樂於與小朋友互動。

千萬不要在孩子的短板上死磕!

不少家長都在這方面陷入誤區,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合群,就是因為性格膽小、不愛講話,非要他變成另外一個人。我們自己都知道,要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有多難,為什麼一定要在孩子的性格改變上這麼執著呢?

如果在孩子的性格改變上執著,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徹底地摧毀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在應該能夠不斷完善的地方也陷入僵局。

2、家長這麼做?

1)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性格較內向、不愛講話的孩子都是天生的觀察家。

他們的心理特質和思維方法決定了,他們有一雙看世界的眼睛,並用這雙眼睛不斷地吸納著周遭的資訊,再把這些資訊加工整合,形成內心的不安或安全、令人欣喜或害怕的物品,以及自己接下來要行動的策略。

其實,一個會觀察的孩子,在兒童群體中總能找到一個最適宜自己的位置,甚至比那些膽大粗心的孩子更讓家長省心。

我拿鬧鬧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可能更為形象:

這是我們小區室內兒童遊樂館,這是個小搖橋。有兩個哥哥在前面玩的時候,我讓她繼續往前爬,她一直不肯,結果發現她是對的。因為,前面有個2歲的小哥哥特別淘氣,在小搖橋上又蹦又跳,還跑來跑去,結果把另一位15個月的小哥哥嚇得大哭起來。

後來,鬧鬧看到淘氣哥哥從滑滑梯下去了,不用我說,她自己就爬過來,還把自己手上的小球送給15個月的小哥哥,像是在安慰他。

她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她和那個淘氣哥哥很熟,她已經預感到他在小搖橋上可能會帶給她不安全。

鬧鬧是個安靜、謹慎的女孩兒,我非常欣賞她這一點!

這種型別的孩子是天生的觀察家,家長只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孩子就能在這方面發展得很好

第一, 由衷的欣賞他;

第二, 靜靜的等待、守候他收集資訊、整理資訊、做出判斷的全過程;

第三, 觀察他,試著體會他所經歷的全部心理體驗;

在以上三點基礎上,試著做下面的引導。

第四,在孩子轉換觀察物件瞬間,用簡單明瞭的語言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當下最需要觀察的物件上。比如:

對年齡小的孩子說:“看!小朋友在玩什麼吶?”;

對年齡大的孩子,家長得花點功夫了,自己先觀察清楚兒童群體的情況,再找出興趣點,吸引孩子的注意:“這幾個男孩好像蹲在一起看了很久了,他們在看什麼?”

說完就好了,你的目的是讓孩子把觀察物件放在兒童群體的活動上,接下來,進行觀察然後伺機參與的事情就交給孩子自己去做吧。

壞榜樣型家長看過來

有些文章反覆強調與人交流的語用技巧,我是這麼認為的:

怎麼打招呼、怎麼講話,是透過家長在生活中的自然示範、孩子的模仿來實現的,也就是說家長是一個有修養的人,孩子自然就彬彬有禮。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糾正、培訓孩子,而是自我修煉、自我完善。

如果你非要孩子做到這些,而自己又做不到的話,你的反覆強調,只能讓孩子更不敢開口講話。

因內心的需要而自然的表達,比語用技巧更有用!

2)樂於與他人互動

這裡的重點是“樂於”,也就是因為與他人互動而覺得快樂;而不是因為家長說“你得成為一個愛交朋友的孩子,你就有什麼什麼好處”。

那麼,什麼樣的“互動”是孩子覺得快樂的呢?

必須透過“互動”,兒童遊戲才能進行下去,孩子自然得與合作遊戲的夥伴講話;大家玩得開心了,明天還想來,這個互動自然是快樂的。

如果路被一位孩子擋住了,可以請那孩子一起玩:“前面有個蹦床很好玩的,跟我一起去好不好?”那孩子不願意去也沒關係,正好,你家孩子可以過去了。

因此,我認為,快樂的互動不是訓練出來的,不是假裝“裝”出來的,是因為實際活動的需要自然表現出來的。

不要關在家裡!不要閉門訓練!走出去,行動起來,很多難題都迎刃而解了。

疏於管教型家長看過來

比如前面說的“孩子想玩蹦床,路被一位叔叔擋住了”這件事情,如果孩子不禮貌,直接往人身上撞,叔叔可能故意擋著不讓過,蹦床就玩不了了。當出現這樣的局面時,家長可在一旁靜靜觀察,讓孩子實際體會一下不講禮貌帶來的後果,比家長說一百句都管用。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這位叔叔是一位不想管閒事的人(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更大),頂多嘴上說說“這孩子真沒禮貌”,還是讓孩子過去了。

這個時候,就該家長出場了。必須得讓孩子跟叔叔道歉!

嚴重的話,甚至可以立即回家,取消此次的娛樂時間。

綜上所述,“不合群”是一種不好的性格,會影響孩子的社會化交往,對孩子的成長與未來的發展都不利。這種性格既有先天的原因,也與家長的家庭教育相關,但並非沒有改善的可能性。與其他育兒難題一樣,它們都有三個共同的基本原則

第一,順應孩子的天性,因勢利導;

第二,言傳身教,身教勝於言傳;

第三, 一次實際的生活體驗,優於一百次說教。

說一千道一萬,家長朋友們,最重要的就是一句話:走出去!行動起來!

11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甜媽分享:聆聽孩子的心聲,陪伴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