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宣告保狗頭:這不是來故意傳播恐婚恐育的思想。而是一個懷胎6月的準媽媽,發自內心的感嘆。
其實覺得很奇怪,29歲懷孕,又是來自農村,我在同齡人中已屬於晚婚晚育,身邊有生育經驗的女性很多,不說媽媽和七大姑八大姨這些長輩,閨蜜和同學都很多早早生娃了。
但是的的確確,沒有一個人在生產後心有餘悸的告訴我:生孩子不是隻有傳說中的10級陣痛,從得知自己懷孕那刻開始,就得進入“長期戰時狀態”,心理和生理都得做好煎熬受苦的準備。
懷胎十月當女王?哼,激素才不放過你
懷孕前,我覺得自己壯如牛,平時一直堅持跳舞和運動,飯量在同事當中也數一數二,對外始終維持著“元氣中年少女”的人設。
備孕之際,我就暗自琢磨,即便是懷孕了,也要堅持每天鍛鍊,保持良好愉快的心情,充分享受孕期生活。
結果孕吐反應就和高原反應一樣,不是體格強壯就能避免。從8week開始,我就出現了讓人吐到崩潰,無數次嚎啕大哭的妊娠反應,簡直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真實寫照。
劇烈的孕吐是種什麼體驗?
還有孕媽吐血的……
是食物從嘴巴里1:1進出,每次都吃了個寂寞。
是躺在床上萬般忍耐,食物卻自動從胃反湧到嘴的無奈。
是口渴到嘴巴開裂,結果喝一次吐一次,等同於滴水未進。
是自己彷彿變成了豬,時不時品嚐下隔夜餿飯的滋味。
是趴在馬桶邊,吐到虛脫冒汗、腿腳無力,有種被嘔吐物噎死的窒息感。
是吐到喉嚨破皮,隔天喝水都痛,卻不得不繼續進食。
很多人都安慰:堅持下,過了第三個月就好了。
結果,蒼天不長眼,我連綿不絕地吐到了5個多月。
每次吐完,我都淚眼婆娑地向老公求安慰:你說,這會不會是最後一天了。
他最開始可憐兮兮地附和著:會的。
然而,比大姨媽還準時的孕吐,在第二天又朝我們狠狠地扇了個巴掌:想得美!
到後面,老公都放棄了:你還是習慣吧,咳咳,聽說有人吐到生。
我親孃更是看熱鬧不嫌事大,雲淡風輕地回憶:我懷你哥和你的時候,可是啥反應都沒有,每天吃醬菜都歡的很,你這倒是沒完沒了。
2021年1月1日,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日子,我用一泡嘔吐物迎接新年的到來。
幸福的孕婦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孕婦各有各的不幸
有人估計要說了:這麼嚴重的孕吐反應,必然是少數倒黴兒的經歷,不能以偏概全代表廣大孕婦同胞呀。
嗨!too young too simple。
有頭痛的,有噁心乾嘔的,有屁股痛的,有腿痛的,有脖子痛的,有腰痛的,當然嚴重的還有出血先兆性流產的。
天天有人哀嚎
沒任何妊娠反應的姐妹,簡直是“天選之子”。
而且“十孕九痔”,這句可不是玩笑話。
作為一個孕前常年有點拉稀的人,懷孕後,竟然迅速體會到了便秘是如何讓人慾仙欲死。
就像一個胖子,非穿S碼衣服不可,強穿的結果是衣服被崩裂。
關鍵是,水果、蔬菜沒少吃,水也儘量多喝,但是經常需要三四天才有便意。
一旦有了便意,就得做好充分的心理鋪墊:接下來是半小時起步的持久戰,請“菊花”好好表現。
蹲坑之聲勢浩大,廁所外的老公都能聽到我嗷嗷嗷和努力運氣的哀嚎聲。
有時候逼不得已,便便牢牢堵住“菊花”就是不出來的時候,我這個“小仙女”還得用紙巾裹住手,給便便做點碾碎按摩處理,幫助它出來。一旦用力不當,括約肌就要被撕裂,“菊部出血”。
每次成功排便,房間就充斥著我“拉出來啦”“終於拉出來啦”的歡呼雀躍聲。
老公點評道:搞得你生出來了一樣。
密集頻繁的產檢,耗時費力且提心吊膽
定期產檢大夥都知道,但是次數之密集,實在超出了我的想象。
每個月跑2次醫院算少了,多的時候4-5次。稍微出現點異常情況,就得3次起步:1.掛號請醫生看診;2.醫生開單去各對應科室細緻檢查;3.拿著檢查報告再掛號請醫生看診。
小問題倒也罷了,碰到大的檢查專案更是讓人忐忑不安,比如唐篩,大排畸,小排畸,糖耐測試。
說到唐篩,這個主要是排查先天愚型,避免生出智力低下且面部發育畸形的寶寶。
很多人做完初步檢查後,都會出現指標異常。此時,你如驚弓之鳥,在醫生給出的一道選擇題前糾結徘徊:接下來,是做“羊水穿刺”還是“DNA無創”?
剛聽到這2個名詞的時候,我一臉黑人問號,這是啥玩意?特別是“羊水穿刺”看著就很恐怖的樣子。
我才29歲,難道已經高危高齡了?
確實,正如其名,它需要將一根細長針穿過孕婦的肚皮,子宮壁,進入羊水腔,抽取一些羊水,排查準確率是最高的。醫生還會友情提醒,有極低的傷口感染和流產風險哦~
“DNA無創”聽著科技感強了不少,抽血即可,但是準確率較前者略低一籌,還是存在生唐氏寶寶的風險。
雖然我建檔的中日友好醫院屬於三甲醫院,但是偏偏這2個檢查專案都做不了,還得轉診到朝陽婦產醫院。
於是,因為疫情保持距離的我戴著口罩坐在一個角落,聽護士姐姐甚至有點不耐煩地問:到底做哪個?
看我一時選不出,她乾脆問:能不能接受自己生一個唐氏兒!
那不是廢話嗎?!於是就選了“羊水穿刺”。有感染風險就有吧。
真正的手術時間其實也就不到10分鐘,但是自己全程不敢睜眼,怕被針頭給嚇到,只感覺醫生摩挲一陣後把針扎入,肚子傳來一股酸脹感,一會聽到水聲潺潺倒入容器的聲音,估計就是我的羊水吧。
做這樣一個檢查專案,從預約醫生、做手術、再到拿報告,去婦產醫院要多達6次。
身為一個職場女性,雖然懷孕了,但是隻要沒休產假,該乾的活,也會太少。
在醫院候診,經常是戴著耳機參加會議,或者低頭回復同事訊息。有次接著同事電話,正好又被醫生叫到號,所以邊說著“先這樣,掛了掛了"邊走進科室。
醫生阿姨看我這樣倒是說:姑娘,既然懷孕了,就不要當女強人了,懷孕和產檢很耗費精力的,顧不來那麼多的。
哎,我哪裡是女強人,我只是個打工人!
絮絮叨叨這麼多,其實還只是孕期的冰山一角。
比如,近期我才知道,健康營養的孕婦餐,其實和健身餐大同小異——清淡少鹽少調料,少吃米飯、麵條等碳水,多吃肉、蛋、蔬菜,連水果也要控制。否則等著增長過胖和妊娠糖尿病吧。
像我最近剛恢復了孕前的飲食量,只因為老公過生日吃了2塊蛋糕,8天蹭蹭長了3斤。而有個同事因為連喝一個月的滋補湯,增重8斤。
又要營養均衡,又要控制體重,做孕婦,實難。
不過,聽說孩子出生後,才是真正的痛苦開端呢。比如身邊每個朋友都有堵奶發燒的經歷,有人覺得其慘烈,和順產相比還略勝一籌。當然,什麼產後漏尿啊,腹直肌分離啊,腰痛啊,胸下垂啊,都是一道道坎。
所以,如果你正在備孕,請務必做好心理準備,接下來很可能是一場四處埋坑的艱難旅程。
當然,如果你足夠幸運,輕輕鬆鬆彷彿懷了個假孕,那我也真誠而羨慕地向你送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