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送人,以後想要,可以再要。言語間,彷彿孩子是個商品,他還不諳世事,可以隨便贈予,他沒有是否出生的選擇權,也沒有被誰養大的話語權,他似乎還沒能作為一個真正的個體而存在。可,從出生那一刻起,他便不應該被物化,他會有自己的思想,會有自己的渴望,他是作為一個“人”而存在的。
這讓我想起“查理”,《獻給阿爾吉儂一束花》的主人公。他是一個低智商的人,在妹妹還未出生前,他承受著媽媽全部的“愛”以及“期待”。是的,承受。媽媽不願意承認他和別人不一樣,於是和說他不是正常孩子的老師吵架,一遍又一遍地教他寫字,帶著他找各地的醫生,讓他能夠趕上其他孩子的進度,她一直說,查理只是理解比較慢。一度覺得,這是作為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因為是她的孩子,所以她不會放棄小查理,努力想讓查理可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可當智力正常的妹妹出生後,這一切都變了。妹妹因為哥哥智力低下在學校受到嘲笑而不喜歡他。她的媽媽,知道了自己也可以生出健全的寶寶,查理只是個意外,又擔心查理會傷害妹妹,於是在某一個夜晚,拿著刀逼迫查理的父親,把查理送去沃倫之家,一個收留低能兒的地方。她不要查理了。到這時,才發現,所謂的“愛”,只是無可奈何,查理於她,不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附屬品,是可以替代的。不要了,便送走。
關於這一點,並不是《獻給阿爾吉儂一束花》這本書的主線,不過是近來某些熱搜頻頻,使得這一情節的發展格外讓人留意。故事裡的查理,後來參與了一個醫學實驗,透過手術變充滿了,甚至成為了天才,他開始學會辨別情緒,看清了人們背後的心思,懂得很多高深的知識。可他的內心深處,一直在尋求著母親的認可,所有人的認可,他希望所有人都喜歡他。這是母親給他造成的陰影,是被拋棄衍生的渴望。他一直希望,他是一個聰明的和別人一樣的人。
“我是個人,在接受手術之前,就已經是個人,我必須愛別人”。“但我不是沒有生命的物體,我是一個人”。故事裡,查理髮現醫生把他當作一個實驗的物品,沒有把低智商的查理當作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對待時,他兩次強調,他是一個人,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從來不是一個實驗品,即使在他智商底下,什麼都不明白的時候,他也是一個人。事實上,變聰明的查理,不久等於長大了明白了事理的孩子,查理心底裡的吶喊,正是被拋棄的孩子的吶喊。他們是個人!不應該被物化。
也不知為何,這本書被冠以科幻之名,明明更多的是關於“人性”的思考,就如剛剛提到的查理對於自己在任何狀態下都是一個人的堅持。書裡除了用科技讓查理擁有了不曾有過的智慧,沒有更多相關的元素,卻透過查理一系列的遭遇與變化,讓讀者不斷思考很多問題。諸如一個人變聰明瞭朋友會更喜歡你嗎?不聰明的人是不是比聰明的人更容易獲得快樂?對於父母而言,孩子是什麼?對於孩子而言,童年的遭遇會對他的成長性格造成什麼影響?種種困惑,從始至終盤旋在腦海,每個人會有每個人的答案,不同的人也從書裡看到不同的東西,有解或無解,都無所謂了。好好珍惜能寫能思考能學習的美好時光吧。
想來,《獻給阿爾吉儂一束花》這本書對於有的人來說,沉重多於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