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人們天生就有表達的慾望,所以這輩子管住自己的嘴巴真難。上天給了我們一雙耳朵一張嘴巴,目的就是提醒人們,少說多聽。多一份耐心多一點時間傾聽,就會帶來不一樣的情感連線。尤其是在親子關係方面。

孩子是成長的,也是變化的,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挑戰。你說東他偏要往西,你越不讓他做的事情越要做。種種叛逆行為讓人抓狂,做為父母,你會非常著急地尋求處方,“我的孩子到底什麼問題?”“需要什麼治療嗎?”你會有各種各樣的猜測:

我家孩子總是挑食,會不會患了“厭食症”?

我家孩子總是夜醒,是不是有“睡眠障礙”?

我家孩子常在準備晚餐時哭鬧,難道是“分離焦慮症”?

對於現在的很多孩子來說,他們並不是在一個充滿鼓勵和輕鬆的氛圍中成長,而總是被貼上各種“問題標籤”。你是不是也犯了這樣的錯?

來自網路

在美國兒科醫生克勞迪婭·M·戈爾德博士看來,所有“問題行為”的背後,都隱藏著孩子不被理解的感受。如果我們沒有花時間去迴應孩子,而僅僅是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反應,這是對孩子感情的一種鎮壓,會對孩子的大腦產生巨大影響,也會給孩子的未來留下巨大的隱患。

為了幫助更多的父母學會傾聽,克勞迪婭·M·戈爾德博士,寫了一本書,名字就叫做《傾聽,成就孩子健全人格》,克勞迪婭在書中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教會我們如何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她指出“一次短暫的傾聽就可以讓情感關係發生巨大的轉變”。當父母懷著開放的心態去接近孩子,多一份耐心和愛心,孩子的“行為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帶給你巨大的驚喜。

一、傾聽的價值

克勞迪婭指出,我們如何獲得關於自己、他人和周圍世界的新知識,與我們在童年成長過程中是否得到傾聽有著密切關係。一個得到關心和傾聽的孩子可能會“成為一個越來越獨立自強的人,對世界勇於探索,善於與他人合作,即便遭遇挫折,也仍然能夠給予別人同情和幫助。”

有一個小故事是這樣的:

媽媽問她五歲的孩子:“如果媽媽和你一起出去玩,我們渴了,又沒帶水,而你的小書包里正好有兩個蘋果,你會怎麼做?”兒子歪著腦袋想了一會,說:“我會把兩個蘋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媽媽好失望。但她沒有訓斥孩子,而是摸摸孩子的小臉,溫柔地問:“能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嗎?”兒子眨眨眼,一臉天真地說:“因為我想把最甜的一個給媽媽。”霎時,媽媽的眼裡盈滿淚花……

真為這位媽媽感到慶幸,幸好她沒有粗暴地打斷孩子,而是選擇耐心地傾聽。正是因為傾聽,她得到了世界上最美的禮物。相信媽媽的愛,將會滋養出一個內心豐盈的孩子。他也會在今後的成長中,將這份愛延續下去,對待他人同樣溫柔款款。懂得分享與包容的他,無形中將會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財富。這是媽媽給予孩子最好的生命禮物。

二、傾聽的障礙

既然傾聽如此重要,生活中卻還有很多的父母做不到呢?他們總是在孩子發生問題之後,急於貼標籤,一味地去尋找其他解決辦法。克勞迪婭指出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是精神類藥物的廣泛使用,使人們越來越依賴藥物治療,而忽略傾聽的重要作用。

比如現在的孩子發生抑鬱症的情況越來越多,服用藥物是最快也最簡潔的方法。身為父母,我們很容易在孩子身處困境時感到恐慌。想要“做點什麼事,否則就會太遲”的心願來自深切的關愛和血脈之情。但是,孩子抑鬱了,真的僅僅服用藥物就足夠了嗎?不!如果我們能夠停下來,緩一緩,就可以通過認真傾聽讓孩子走上一條健康的道路。

心理學家發現,在長期的心理治療中,傾聽可以讓成年人的大腦發生改變。成年人尚且能得到療愈,用在孩子身上會更加的事半功倍。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八歲的女孩患了焦慮症被帶到克勞迪婭處治療。克勞迪婭沒有武斷地直接開藥,而是先仔細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況,原來她父母離婚了,孩子的父親嚴重酗酒,經常留下她獨自照顧兩個小弟弟。母親小時候也有過同樣的焦慮問題,她害怕自己的女兒也會如此,經常不由自主地大發脾氣。克勞迪婭發現,孩子的焦慮由此而來,所以首先需要解決的是這個父親的酗酒,因為孩子的行為只是對糟糕處境的自然反應而已。

克勞迪婭指出,如果我們沒有提前傾聽背後的故事,就教給孩子控制行為和感受的“技巧”,那麼這些故事就會一直隱藏下去,多年之後,問題可能會再次出現,有時甚至以嚴重的精神疾病的形式表現出來。

三、如何傾聽

1、傾聽,從嬰兒期開始

有的孩子天生不操心,有的孩子讓人操碎心,為什麼會這樣呢?最新的研究表明,嬰幼兒的行為障礙(過度哭鬧、餵食和睡眠困難)與少年兒童的行為問題之間確實存在緊密的聯絡。小時候難帶,長大了上學了也一樣會問題百出。所以為了避免孩子日後出現的行為問題,從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起,照顧者就得全身心地投入和迴應,幫助孩子獲得安全感和滿足感。

之前有個討論非常熱烈,就是關於要不要抱睡的問題。很多老人有這樣的說法,不能孩子一哭就抱,會慣壞嬰兒。這樣就再也放不下手了。所以有些媽媽聽從這樣的建議,任憑孩子哭鬧也不理不睬,等著孩子哭累了,自然入睡。其實,這樣的方式是很殘忍的,小小的嬰兒,此時需要的是迅速的迴應與關愛,來幫助他們建立關於愛的反饋,能夠得到全身心傾聽的孩子日後才能有安全感。他們與世界的連線是從父母的態度開始的。

近年來發展迅猛的早期兒童研究表明,父母對嬰幼兒的照顧決定了孩子的心理,影響著孩子對壓力的健康反應,還有基因表達和大腦的功能。如果我們能在孩子的大腦飛速發育的時期保持傾聽,那麼就會得到最大的“投資收益”。

2、先理解感受後處理問題

當孩子早期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犯一個錯,就是試圖立刻處理問題,而不是去理解感受。

問個問題,當孩子大發脾氣的時候,你一般是怎麼做的呢?是迅速地呵斥與制止,還是不停地跟孩子講道理呢?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當自己特別憤怒難過的時候,無論對方說什麼,都聽不進去。同樣,孩子也是如此。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克勞迪婭說,是同理孩子的感受。孩子哭泣的時候,你應該走過去,蹲下來,溫柔地看著他的眼睛,而後握住小手說:“寶貝,你現在很難受是嗎?媽媽懂,你的玩具被小朋友搶走了,很傷心吧?”充分地給予孩子安慰與關愛,抱抱他,當他的情感得到了理解,便會很快平靜下來。處理完了情緒,才能處理好事情。等下次再出現同樣的情形的時候,孩子才能學會如何應對,而不是一味地發洩。

3、保護好傾聽的時間和空間

現代社會太過繁忙,人人都處在壓力之中。作為父母,我們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高品質的陪伴就越發地顯得重要起來。記得之前有篇作文,是孩子投訴爸爸,整天只知道看手機,從來不肯陪孩子好好玩,即使是在身邊,也是心不在焉。孩子忍不住吶喊:“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建議爸爸媽媽們哪怕工作再忙,也要抽出固定的時間來陪伴和傾聽孩子的心聲,一心一意地帶孩子游戲、玩耍。因為只有在這樣的連線中,父母和孩子之間才能彼此增進了解,加深感情。

一個時時刻刻受到父母關注,被濃濃的愛意包圍的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會非常的自信和淡定,因為他知道,爸爸媽媽永遠是他堅強的後盾,無論遇到什麼,都可以向他們傾訴,得到支援與理解。這樣的孩子,未來的人生將會很少走彎路。

請多拿出一點時間和空間來給予孩子吧,這份愛的投資只賺不賠。

傾聽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一件事,作為父母,也許我們能夠提供給孩子的物質條件千差萬別,但精神賜予毫無門檻,只要你有心,都能夠做到。不要再一味地忙著賺錢,口口聲聲地“為孩子好”,其實孩子需要的東西很簡單,那就是你的愛與傾聽。你陪著他安安靜靜地玩一下午,聽他稀奇古怪的玩笑話,比送他一堆名牌還要讓孩子感動。

傾聽,是最有魔力的一把鑰匙,開啟孩子的心扉,很容易。克勞迪婭的這本《傾聽,成就孩子健全人格》,建議每一位父母都好好讀讀。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最好的玩具是什麼?父母不要再給孩子買了,並不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