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每個寶媽都會很頭疼,甚至有時使盡渾身解數也仍然無解。“黔驢技窮”時,一些寶媽就會用上一個慣用不爽的招數,那就是假裝威脅孩子,以使孩子屈服。比如常說的一句恐嚇話就是“不聽我話就不要你了!”

當孩子當到這種話時,內心毫無疑問是非常恐懼的,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家長是在跟他開玩笑,在內心巨大不安的驅使下,他就會強行壓制心中不滿,從而按照家長的要求去辦事,然而這種方法真得管用嗎?當然不是。

美國著名育兒專家艾爾菲·科恩就對這招非常反感,還把它稱之為“愛的撤回”。

艾爾菲·科恩認為父母威脅子女並不能真正達到效果,而只是使孩子暫時性屈服,更可怕的是,這種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比體罰更嚴重,是一種冰冷到極致的暴力。

不僅如此,父母慣用此招,孩子也會養成撒謊成性的壞習慣,等到他的獨立意識逐漸加強,就會開始反噬,到那時候,父母說任何話,孩子也不會聽了。而一個帶著撒謊惡習走上社會的孩子,也必將遭受社會鐵拳的重重錘擊。

威脅孩子,會扭曲嬰幼兒階段形成的親子依戀關係

1、成人的依戀模式早在童年時期便已形成愛情專家金·巴塞洛繆把成人的依戀模式分為四種,分別是安全型、多慮型、超脫型和恐懼型。

雖然這是針對成年人的研究,但實際上,一個人長大後的依戀模式,在童年時期便已形成,確切地說,是跟他童年時期與父母的親子依戀關係十分相關。

如果孩子從小經常遭受父母的威脅,那麼他的內心就是恐懼的、是沒有安全感的,長大後就很容易發展成恐懼型或者多慮型依戀模式,從而給他的擇偶帶來不利。

2、父母威脅孩子,3歲就已能形成影響可能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小時候的事,長大後能記得的根本沒多少,又怎麼可能對他產生影響呢。

這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哪怕不記得,有些事情對孩子心理層面的影響也是事實存在的。

有專家透過研究就發現,3歲的小孩已經對情感足夠敏感,如果遭遇讓他很受傷的事,就會對他的大腦產生影響,形成一些獨特的“腦結構”,這是永遠也不能改變的結構。

所以千萬別以為孩子小,還不記事就頻繁地去威脅他,事實上,由於孩子過於幼小,消化負面情緒的能力較弱,傷害可能會更大。

父母要始終記住,你對孩子發出威脅,往往只能取得一時的效果,然而你和孩子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非常巨大的。

摒棄“威脅式”育兒,父母應該這樣做

1、以平等的方式和孩子交流父母應該始終以平等的方式來跟孩子交流,這種平等不僅表現在認知、語氣上,連形式也要重視。比如在跟孩子說話時,不要俯身或者低頭對他說,而應該蹲在他的面前,眼光平視跟他交流,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尊重,也更容易聽從父母的意見。

2、引導和幫助孩子消解負面情緒為什麼很多父母都會經常性地被逼到使用“威脅必殺招”的地步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們沒有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也無法幫助孩子消解負面情緒。

有時候,情緒是個很壞的東西,他能讓人暫時失去理智,從而做出錯誤的決定。所以當孩子犯事或者不聽話時,家長首先應該讓自己冷靜下來,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控制好。

然後再從旁引導孩子,讓他說出自己當下的心情,幫他梳理內心的負面情緒,接著再一步步教他化解。

只要內心的負面情緒不再,孩子自然就不會太抗拒,家長有什麼要求,他也就容易順從,而不是一定要去威脅他。

3、制定必要的規則如果限制使用“威脅必殺招”,有些家長就會變得無所適從,因為他根本找不到合適的方法來應對不聽話的小孩。

其實這種情況本質上還是家長平時的教育沒做好,尤其是沒有給孩子立下必要的規則,沒有讓他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

只要做到這一點,孩子犯錯的機率就會大減,而且即便犯了錯,也能很快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最後還是要再一次提醒各位家長,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應把“不聽話就不要你了”之類的威脅話語擺在嘴邊。因為這種看似“立竿見影”的招數,並不真正起效果,反倒會引起巨大的負面效應。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我是如何陪伴孩子一起精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