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9點多,老公喝了杯酸梅汁,突然肚子疼得特別厲害,把我緊張壞了,忙乎了將近一個小時才安頓好 。雖然有驚無險,但半天驚魂未定。
正當我坐沙發上喝杯水緩緩神的時候,18歲的兒子從同學家回來了。
剛才真把媽媽嚇壞了!爸爸剛才肚子疼得厲害,很危險,好不容易才安頓得睡著!
看見兒子,剛才那緊張的感覺瞬間回升,想把具體的情節說給兒子聽。
兒子到臥室看了看爸爸,坐沙發開始跟我聊起來。
媽,我晚回家你不用擔心,我已經是18歲的大學生了,自己會保護好自己的。兒子看著我說。
我一時沒反應過來,這哪跟哪呀?我是在說爸爸的事情,兒子在說前天晚上的事情。
前天晚上,兒子跟高中同學聚餐。期間我打了3個電話督促兒子早點回家,太晚了有安全問題。一直等到晚上1點多,兒子才回家,看起來玩得挺盡興。
昨天上午 我跟兒子說:晚上回家時間不能超過11點,不然爸媽會擔心。你玩得挺痛快,爸媽擔心得挺厲害。
兒子聽了立即反對:我都多大了,能保證自己的安全,你們不用擔心。
但我還是堅持我的看法,安全第一。
昨晚,兒子10點多回家,符合了我的要求,這挺好。但是,我在和他說爸爸肚子疼的事情,在說我剛才受到的驚嚇,兒子不是應該具體問問爸爸的情況,安慰安慰我受驚的心情嗎?可是兒子並沒有問爸爸的情況,也沒有安慰我,而是直接溝通他晚上回家的時間問題,在說他自己的事情。
我頓時生氣了:兒子,剛才爸爸真的好危險,把我嚇得夠嗆,你怎麼能一點兒都不關心呢?!
兒子說:爸爸不是挺好的麼?
我被噎著了,乾脆停止了談話。
我好失望!
今天上午跟同事聊起這事,同事說如果是他兒子,一定會關切地問詢爸爸的情況。因為他兒子是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的,與爺爺奶奶有深厚的感情。當年爺爺奶奶的相繼去世,讓這個孩子傷心極了。他經歷了親人的離開,知道離開後的再不能相見,因此他對父母生病特別掛心,生怕失去。
同事的話讓我頓悟了兒子的冷漠,他沒有經歷過失去至愛親人的悲痛,至親可能離去在他的認識裡沒有任何概念,因此很難產生共情心理。
十八年的教育中,除了唸書,更重的東西缺失了。好在才18歲,還正在成長,珍惜至愛親人的教育得趕緊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