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有一位媽媽告訴我,她的女兒是個“鐵公雞”。孩子從開始把零花錢放進佩奇存錢罐後,就從來沒有見她花過一分錢。有一次,孩子嘴饞厲害,想吃棒棒糖,連續唸叨了三天,媽媽看不下去就說,“寶寶,你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錢買啊”,但是孩子非常不情願,為此,還和家人哭鬧了好幾天。
如果孩子虛榮、好面子,花錢沒有節制,會很快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視,可是如果孩子勤儉,零用錢完全不花,“儲錢罐”型的孩子,很多父母反而會掉以輕心,甚至認為自己的孩子非常的乖巧懂事。
但事實的真相果真如此嗎?
不懂得花錢的孩子,無論如何過不好這一生
每一個“儲錢罐”型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非常會哭窮的家庭。發小文文就深受其苦。她總是給我說,小時候無論多喜歡一個玩具,媽媽永遠都是“寶寶,這個太貴了,咱們買不起。
”捨不得媽媽上班,哭得撕心裂肺的時候,媽媽也永遠都是:“寶寶,媽媽愛你,可是媽媽要去上班掙錢啊,只有掙錢了,媽媽才能給你買玩具、買零食、買漂亮衣服啊。”
生活上更是如此,無論酷暑還是冷風,能走路半個小時到家的,為了省下一元的公交錢,媽媽一定會帶著她步行回家;家裡買菜也一定要貨比三家,寧願不新鮮,也要買到最便宜的;而自己從小到大的衣服鞋子,也只能穿姐姐不要的。以至於擁有一件屬於自己的公主裙,成為她從小的一個執念。
不知道的人,一定以為文文家裡很窮,其實她的父母都屬於高階工程師,爺爺奶奶還經營著一家超市,家境非常優越。
等到文文長大後,她也從來不會在寒風下為自己買一杯熱飲;不管多好的課程,只要花錢,她就放棄;不管多喜歡的衣服,超過500,都不會去買。
有一次和同事吃飯,同事直言不諱地說,“文文,你如果願意收拾收拾自己的話,工資至少能多拿兩千。”
文文說:“我真的很討厭現在的自己,攢著每一分錢卻不知道用來幹什麼,一享受就覺得是在犯罪,可是,不管我怎麼努力,就是改不了。”
“儲錢罐”型的孩子就是如此,“自卑的種子”自童年種下,成年後一輩子也再難改變。價值觀是糟糕的,擁有再多的錢,人生也是苦的。
張口閉口都是錢,思想的貧瘠會把一切引向深淵,朋友上週找我吐訴她的煩惱。
然後事情開始朝著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兒子每做一件事,都要求金錢回報。幫忙取快遞,獎勵一塊錢;幫忙擺放鞋子,獎勵兩塊錢;幫忙收玩具,獎勵三塊錢等等。又過了段時間,“寫完作業,給5元”、“乖乖去上培訓班,給10元”、“不欺負其他小朋友,給15元”……張口閉口都是錢。
不僅如此,本來一個非常慷慨的孩子,現在開始變得斤斤計較,好朋友在一起分享蛋糕,即使吃不下,也一定要最大的那塊。最讓她心寒的還是,即使是在她生病的時候,兒子也要求為一杯熱水給予獎勵。
朋友就很苦惱,她現在覺得兒子就是個拜金奴,不從兜裡掏點錢出來,甚至都沒有辦法溝通。
孩子都是聰明的,他從這種等價交換裡意識到,任何事情都可以作為籌碼,對父母或者他人提出各種要求。當父母或者任何人滿足不了自己要求的時候,孩子就會拒絕給出任何迴應。這也是“儲錢罐”型孩子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吝嗇付出,非常自私。
家有孩子,一定要教會他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教育家默克爾說過:“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但事實上,在金錢教育上,很多父母不是閉口不談,就是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十分愛哭窮,試圖透過刻意營造貧苦的家境,養成孩子勤儉惜財的好習慣;要麼金錢獎勵,將一切行為都金錢符號化。
其實,孩子健康的金錢觀和大見識,從來不會在吝嗇和過度拜金裡出現。
那麼父母要怎樣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1、讓孩子為自己的消費買單
每週給予孩子一定數額的零花錢,讓孩子自己安排,無論是購買零食、玩具等,父母都不去過問,充分尊重孩子對零花錢的使用權。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鼓勵孩子通過出售舊書、舊玩具等,來獲得更多的收益。
2、和孩子更好地溝通
如果孩子真的非常喜歡一件東西,我們可以和孩子好好溝通,家裡是不是有類似的玩具?如果沒有並且價格不貴,就買給孩子。如果價格超出預算,我們是不是可以過生日或者多攢點錢再買呢。方法有很多種,而不是直接對孩子說沒錢,買不起。
3、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做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任何的語言教育都不如實踐與榜樣來得有效果。多慘不賣慘,多窮不哭窮,有多少錢辦多少事,把錢花到刀刃上。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會明白,如何用錢實現自己的目標,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成為金錢的使用者,而不是金錢的傭人。
所有的父母都應該明白,未來的孩子,一定會比我們這一代人面對更多的金錢考驗。因此,金錢教育格外重要,如何正確使用金錢必將成為一個嚴肅的話題。而一個能夠正確使用金錢的孩子,也必定是一個擁有獨立思考和廣闊格局的人,這樣的孩子,無論他將來做什麼,都將成為一個傑出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