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寒冷,寶寶的防寒保暖問題成為爸爸媽媽關心的問題。
寶寶怎麼穿衣服、穿多少?
寶寶能不能圍圍巾?
寶寶戴帽子要注意什麼?
寶寶吃什麼能防寒保暖?
……
這些問題看起來很無厘頭,但是確實是多數爸爸媽媽關心的問題。這一個個問號就像一顆顆滾燙的父母心。
還記得那個穿8層衣服的寶寶嗎?8層衣服確實有點誇張,不過沒有暖氣的地方,真的挺冷的。家人害怕寶寶受凍了,穿得比別人多幾層,心意也是可以理解的。
雖然我們在寶寶的防寒保暖方面沒有做到穿8層衣服這麼誇張,但是也有不少的誤區。接下來簡單分析一下:
第一,圍圍巾戴帽子。
入冬以來,寶寶圍圍巾戴帽子已經成了城市的街景。大街小巷都有寶寶可愛的身影,他們圍著漂亮的圍巾戴著可愛的帽子。
其實這些漂亮的圍巾和可愛的帽子也存在安全隱患。我好幾次目睹寶寶脖子上的長圍巾捲進電動車的車輪了,當然因為家長及時的發現,才避免意外傷害。
除了長圍巾,帶繩索的帽子的衣服也可能是傷害孩子的兇器。帽子上的繩子稍有不慎,可能會纏住寶寶的脖子,那就很危險了。
關於「奪命索繩」,早在GB 31701-2015 《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中就指出:嬰幼兒及 7 歲以下兒童服裝,頭部和頸部不應有任何繩帶;7~14 歲的兒童服裝的帽子和頸部的繩子不得有自由末端,不可以發生鬆動。
因為,一旦繩子打了結、被勾住、或是玩耍時纏在脖子上,寶寶很容易窒息。
正確做法
因此,寶寶的圍巾不要太長,最好是套頭的圍脖。當然最安全的方法是圍巾能不用就不用。
關於帽子方面,爸爸媽媽需要購買保暖性好、有棉內裡、能包裹耳朵的帽子。帽子上不要有多餘的飾品,比如亮片、毛球、繩子等。
第二,穿多層衣服。
沒有暖氣的地方,寶寶大機率是靠多穿衣服來保暖防寒。那如何判斷寶寶是冷了還是熱了呢?
摸手腳是不準的
有些爸爸媽媽判斷寶寶冷熱時,習慣摸小手和小腳,覺得手腳都冷冰冰的肯定是凍著了。這時候爸爸媽媽就風風火火地給寶寶添衣服了。反之,爸爸媽媽暗自高興寶寶沒凍著。
實際上,摸手腳是不準的。
四肢離心臟最遠,而且寶寶的心臟功能比成人弱,輸送到四肢的血液會較少。手腳這樣的末端迴圈比較差,再加上熱量散發,寶寶的手腳自然會偏涼。
當摸到寶寶的手腳熱乎乎時,已經表明衣服穿得較多了。
摸後頸才準確
如果寶寶的後頸摸起來溫熱,說明衣服穿得剛好。
如果後頸摸起來涼,說明衣服穿少了。
如果後頸出汗了,說明衣服穿多了。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摸露在外面的後頸,要摸被衣服覆蓋的地方。
因此,給寶寶怎麼穿衣服還是以寶寶的體感為主,爸爸媽媽不要隨意地給寶寶“捂”或“凍”。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給寶寶穿衣服呢?
推薦的穿衣法是洋蔥穿衣法:用幾件薄衣服代替一件厚衣服。
最裡層,穿透氣排汗的衣服。比如棉質的內衣秋褲。
中層,穿保暖效果好的衣服。比如毛衣、羽絨馬甲等。
最外層,可穿防水、防風的外套。比如棉服、羽絨服、衝鋒衣等。
第三,吃過燙的食物。
天寒地凍,吃口熱乎的食物暖暖的。爸爸媽媽會按自己的喜好也給寶寶準備熱氣騰騰的食物。這樣自以為是的愛,其實是害。
寶寶的面板非常嬌嫩,過燙的食物可能讓寶寶受到傷害。比如冒熱氣的輔食相對來說,是比較燙了。爸爸媽媽可以用電吹風晾涼一些再給寶寶吃。
還有一種隱蔽的傷害是過燙的奶水。奶瓶餵養的寶寶有時候會中招。一般寶寶喝的奶水溫度是45℃,但是天氣寒冷,我們摸起來感覺不是那麼燙,就會擔心寶寶會不會受涼了。有些爸爸媽媽就會忍不住用高於45℃的水來調奶,這樣的做法是不妥的。
正確做法
當我們無法判斷食物和奶水的溫度時,可以用自己手腕內側的面板試試。當感覺不燙不涼時,就是適合寶寶入口的溫度了。
第四,門窗不通風換氣。
有些爸爸媽媽天氣一冷,就不開窗換氣了。他們認為冷空氣會使寶寶凍著,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家裡門窗不通風換氣,空氣汙濁,寶寶才可能容易生病。
正確做法
家裡的門窗每天通風換氣半小時,以保證新鮮空氣的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