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如果不是帶女兒去幼兒園參加體驗課,我可能對我女兒的印象還停留在1歲多的階段。我們參加的是小班的體驗課,小班的體驗課就是要孩子學習規則以及適應集體生活。

剛進到校門,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做早操,看到陌生的環境,妹妹就一直緊緊地抓著我們的手,不敢上前,就連平常的禮貌問候她也是說得很小聲。

接待的老師瞭解了我們的情況後,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班,妹妹很害怕,一直拉著我們的手往門口走,如果是以前,我會有點生氣,會說她,但是我看了《好孩子,是教出來的這本書》後,我知道要共情,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她當時所處的環境。

我知道她害怕陌生的環境,就像我們大人一樣,去到一個新的環境也會有些不自在,所以我蹲下來問妹妹:妹妹,你是不是有點害怕這麼多不認識的小朋友啊?妹妹點了點頭,然後我又說:那妹妹陪你在這裡看小朋友們跳早操可以嗎?她點了點頭,那一刻我知道了她還是想留下來的。

我就陪著她在旁邊看小朋友做早操,做完早操後,小朋友們分班運動,小班的運動是爬筐子,我牽著她的手去到小班的運動範圍,問她願不願意一起參加,她還是搖搖頭。

這個時候老師過來問,小朋友你喜歡玩什麼啊?妹妹手指了指滑梯,小聲說想玩溜滑梯,老師說,那你去玩吧,待會老師去找你的時候,你就和老師一起過來這邊玩可以嗎?我認為妹妹不會答應,結果妹妹居然開心地說好的。而且她居然還蹦蹦跳跳的自己跑去滑梯那裡了。

看到她跑過去,我和老師說她的情況,妹妹在家是一個比較活潑的孩子,和表哥表姐們都玩得挺好的,但是外出環境後,就會變得比較怕生,不願意開口問人以及不願意和朋友交流,老師說,這是正常現象,孩子需要時間去適應。

妹妹在玩滑梯玩得很開心,我外出超市時都會教她排隊的意思,所以遇到這種人多的地方她也知道要排隊,並不會插隊。大概玩了15分鐘後,老師過去接她時,她居然也願意跟著老師一起回到班級排隊了。上到教室後,是排隊洗手、如廁、喝水時間,老師示意我,就站在旁邊,儘量不去幫孩子解決問題,讓她自己懂得如何請求別人幫忙。

我默默站在身後,看到她跟在小朋友身後,一步一步完成動作,就連我最擔心的如廁問題,她居然也能適應學校的蹲廁(家裡的是小馬桶),一系列的事項完成後,到了讀繪本的時間,她去挑了一本恐龍書,拉著我給她講,還沒講夠2分鐘,她看上教室裡面的玩具,就吵著要拿那個玩具玩,我怎麼勸都勸不停,老師過來對我說:你可以先給她玩,她第一天還沒適應這個環境呢,為了不影響接下里的課程,我就只能讓她玩著。

繪本課程結束後,到工作時間。工作時間就是指小朋友模擬大人工作,串珠、夾貝殼、切青菜等。妹妹最先拿起了一個串珠,一下子就串好了一串珠子,老師看到後馬上誇了她,說她的精細動作還挺好的,我說她的精細是在家跟著奶奶吃瓜子吃出的精細,老師也忍俊不禁笑了。

到切胡蘿蔔的時候,說實話,在家我從來沒敢給她玩過刀子,怕割傷,看到幼兒園這樣給刀子,我還特意問老師,不怕小朋友割傷嗎?

老師說:你的顧慮是正常的,但是這個刀是日常小朋友會接觸到的東西,我們要教會她如何利用這個刀,這個刀是怎麼使用,她懂得使用後就不怕割傷了,你放心,我們也會在安全範圍內給孩子去嘗試這些工具。聽到老師說的話,我也覺得是不是我太過於緊張了,總是把自認為危險的東西藏得嚴嚴實實的,卻不知她總會在其他地方遇到。

但是妹妹在用這個刀子時發脾氣了,因為她沒用過,她不懂切,她發脾氣把胡蘿蔔丟在地板上了,說實話,我有點生氣,因為我覺得她很沒禮貌,我想發火,可能老師看到我的狀態有些不對,她叫我站在旁邊,她來處理。

老師走到她的旁邊問她:果果小朋友,你為什麼把胡蘿蔔丟在地上呢?妹妹說:我切不到它,老師又說:那老師教你切,我們一起把胡蘿蔔撿起來好不好?她點了點頭,伸手把胡蘿蔔撿起來,老師手把手教她切。

第一刀她還是沒切到,她又有點想生氣了,這個時候老師說:果果小朋友,剛才你串珠很厲害,一下子就把珠子串好了,現在切東西遇到難題,但是老師相信你是可以一起切好的,我們一起加油好嗎?我覺得是老師的鼓勵給了她信心,她又拿起了刀切了起來,這一次她很順利地把胡蘿蔔切開了,看到她露出的笑臉,我知道她也是經歷了抗挫過程。

《好孩子是教出來的》這本書,裡面全是真例項子,都是圍繞現實場景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並給出解決方法,讓家長可以“拿來就用”。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孩子出現了一些不良習慣或者自己是焦慮父母,你們可以嘗試閱讀這本書,相信此書會給你們帶來不一樣的育兒方式。

6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做一個會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