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看到標題你可能會覺得疑惑,都快被娃煩透了,哪還有心情陪他玩?!

當然,在被娃搞得要崩潰的時候,如果能出去散心,遠離那個小炸彈,肯定會舒服一些。但如果離不開呢?一個人帶娃怎麼辦?

比如我,前幾天下午就很糟糕,我整個人非常疲憊,用手機在和朋友倒苦水,可娃一點都不懂事,明明平時都能自己玩得很好,怎麼我不想理他的時候,他卻總是不停的找我,要“媽媽抱抱”呢?

我知道發脾氣除了讓情況更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所以我來了幾個深呼吸,然後丟掉手機,專心陪他玩。

結果呢,哭哭啼啼粘人的小傢伙,一秒變成陽光可愛小天使,有什麼比跟孩子一起大笑更治癒的事呢?

到晚上哄他睡著以後,我已經覺得自己的“杯子”被蓄滿了,我又有能量了。

關於“蓄杯理論”,就是今天要說的書了——

《遊戲力》 [美] 勞倫斯·科恩

前提是自己的杯子裡有水

在我們能夠真正應用有效的養育原則和方法之前,我們需要為自己充電。

——《遊戲力》第15章 為我們自己充電

這本書有15章,最後一章才提到“為我們自己充電”

但我要把它提前。

就算懂得再多,一個筋疲力盡的媽媽/爸爸也只會讓全家的雞飛狗跳來得更猛烈些。

作者在這章的開始提到一個例子,他朋友請他提供建議,但朋友不高興:上次你說的也就是這些。

那你試了嗎?

沒有,但是……

你們看,問題出在哪顯而易見。

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們到處求助,但別人給了建議卻並不會去實踐,隔一段時間又要再來問

反正我在給別人提供健身減肥建議的時候經常遇到這樣的朋友。

雖然許多父母都渴望得到好的建議,但是我也發現,我們大多無法將所學的東西在生活中付諸實踐。

——《遊戲力》第15章

知道了不去做,可能是本身執行力就不太好,也可能就是前面提到的,自己的杯子就是空的,怎麼去給孩子加水?

作者提出為自己蓄杯的最簡單方式是找到一個傾聽者,一個不打斷、不說教、充分尊重你的人。

就像我在上一篇文章裡提到的,我向Jordan哭訴帶娃有多辛苦,並不是想要一個解決方案,我就是單純需要傾訴。

遊戲是孩子的溝通方式

前兩天跟朋友聊天的時候,她正在為孩子的行為問題火冒三丈,不知道問題出在哪,明明一直跟孩子談心啊。

我就問她會不會陪孩子玩遊戲。

答案是不會。

雖然我說不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也尚未經歷過,但直覺告訴我,“談心”這種方式不適合小孩子,他們還不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都搞不明白自己的想法是什麼。

不過這不代表他們沒想法,只是說我們得用他們的方式來溝通,而遊戲、玩,就是他們的主要溝通方式。

而只有真正的溝通,才能讓我們與他們重新建立聯結

聯結,是一種狀態,它容易意會,卻很難言傳,我們在生命的不同階段要經歷不同形式的聯結。

無論童年、少年還是成年,我們與父母、手足、朋友、伴侶,都在不停地聯結、斷裂、重新聯結。

——《遊戲力》第3章 建立聯結

當孩子出現我們無法認同也無法理解的行為的時候,就是因為內在的聯結出現了斷裂。

從這個層面去看問題,火氣就會減少,而擔憂則會增加。

斷裂的聯結絕對不能放任不管,否則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隔閡只會越來越大,孩子的行為越來越“過分”,做父母的越來越疲憊,陷入惡性迴圈。

我們如果不玩遊戲,錯失的不只是樂趣。在遊戲中,孩子會將他們內心的感觸和情緒表達出來,他們不會也無法用別的方式告訴你。

我們需要聆聽他們,他們也需要傾訴。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用孩子的方式加入他們的遊戲。

孩子不會說:“我今天在學校過得不好,我可以跟你談一談嗎?”可他們會說:“你可以跟我玩嗎?”如果我們同意,他們會將發生的事儘可能地表現出來。

——《遊戲力》第1章 遊戲力養育方式的價值

遊戲力可以透過練習來獲得

很多父母告訴我:我沒法像你一樣,能裝得傻乎乎的。”我不知道這是誇我還是罵我,但不管哪一種,這只是一個練習問題。我的女兒可能不同意,但我的確是經過刻意訓練才變得這樣傻乎乎的。

——《遊戲力》第1章

有些人好像天生就會陪玩,有些人在面對孩子時卻很容易手足無措。

不謙虛的說,我就挺能和孩子玩到一起去的,不管是我自己的娃,還是以前家裡的小輩們。對比起來,Jordan就不太會了。

秘訣就是“傻乎乎”三個字。

如果統計一下我和Jordan在一起這幾年他說我的話,“傻”字一定能名列前茅。

事實上,我家三姐弟都“傻乎乎”的,卻也都招小朋友的喜歡。

如果你跟我們在一起呆一個下午,你一定會覺得我們呱噪死了(也可能會笑一下午),那些毫無意義的“傻話”,我們無窮無盡,不僅說,還表演。

俗話說得好,如果一家的孩子全都“傻乎乎”的,那麼他們一定有個“傻乎乎”的爸爸。

我們的父親,認識我們村裡的每一個小孩。

我小的時候,他就跟我同學玩,給他們起外號,到現在二十幾年過去了,他居然還能跟每一個經過我們家的小孩搭上話。

流水的兒童,鐵打的俺爹。

可能也是這個原因,我總覺得,如果孩子的爸爸能具備很好的遊戲力,不僅會讓父子(女)間的關係融洽,而且能很好的把這份力傳遞下去。

而且父親在養育過程中的參與通常要比母親少得多,遊戲就是一個很好的“刷存在感”的機會。

如果不太會陪玩,那一定要讀這本書,作者寫得很詳細了。當然讀完之後,更重要的就是不停練習

//////////

我女兒的學前班老師說,學前班的孩子一天要笑300次。如果我們都能達到這個水平,那我們會多麼開心?

讓我們享受更多的快樂吧——唱一支傻乎乎的歌,假裝不小心摔了一跤,說話的表情也不放誇張一些,掄起枕頭對打一場,再講一些笑話。

——《遊戲力》第1章

總做大人多無聊啊,偶爾也做做孩子吧。

2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怎樣放下父母的高姿態,和孩子平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