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會發現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很難做到平等交流這一點,尤其是面對調皮的孩子 。很多時候,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會發號施令 或者大吼大叫,以此鎮壓孩子 。

放下父母的高姿態

只有父母放下自身的高姿態,才能實現和孩子平等交流的可能性 。父母也是從孩子一步步成長過來的,曾經也感受到過來自家裡大人的權威 。也許身為父母,會覺得自己是家裡的權威,擺架子是應當的,於是常常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命令孩子去做什麼,不做什麼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不平等的交流只會讓父母的權威蕩然無存,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產生隔閡 。

錯誤案例:

斌斌是小學生,但是身為男孩子 難免會貪玩一些,在學校也不是很認真學習 ,放學後寫作業也是馬馬虎虎,只要能夠完成任務,從來不管作業的質量 。有一次,老師因為作業的問題批評了斌斌 ,斌斌有些悶悶不樂 。當天吃完晚飯,爸爸把斌斌叫到跟前,讓斌斌站在對面 ,命令道:“來給爸爸說說你最近在學校的情況 。”媽媽這時也過來說:“兒子給媽媽彙報一下。 ”說完,兩個人就坐在沙發上等著斌斌彙報自己的學習情況 。斌斌看著兩個人完全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口氣和做派,心中不禁有些緊張 。想著今天挨批評的事情一定不能讓他們知道,不然又是一頓訓 。於是彬彬撒謊說自己在學校表現得很好,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

沒過幾天,爸爸接到了彬彬班主任的電話,說彬彬學習不認真,還經常抄作業 爸爸一臉納悶兒,難道是彬彬說了謊 ?等到彬彬回來時,爸爸對著彬彬一頓數落,便便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爸爸依舊很氣憤,對著彬彬一頓訓斥,最後拋下一句:“今天好好寫作業,作業寫不完,不許吃飯 !”

可是後來爸爸發現斌斌總是把自己的命令當耳旁風,而且脾氣也很是執拗,犯了錯誤也不改正,有時候還會頂撞自己 。爸爸不知道彬彬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很是苦惱 。

案例分析:

因為斌斌在爸爸媽媽面前沒有平等對話的機會,總是被動地接受爸爸的命令。斌斌和爸爸之間沒有一個友善的溝通機會加上彼此之間的不平等,導致了他們互相不理解。爸爸認為斌斌學習不認真,而斌斌則認為爸爸根本不考慮自己的想法。最後導致了父子之間關係的疏遠,而爸爸也很難走進斌斌的內心世界 。

當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平等交流的機會時,孩子在父母面前會表現出畏縮,不敢說出自己的內心想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可能會撒謊,甚至會出現頂撞父母的現象 ,孩子是有思想的獨立個體,這是不能忽視的 。

正確案例:

弗蘭克是美國的一個自由職業者,他在教育孩子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弗蘭克一直努力為孩子提供一種民主的家庭氛圍,他和孩子的關係就像朋友一樣友好密切。 作為父親他把孩子所寫的作文儲存下來,把孩子們的學習成績、身高等按照逐年變化繪製成曲線圖。當孩子很小的時候,她就教他們唱歌,游泳,划船,釣魚,帶孩子去博物館參觀,看展覽,看歌劇,有空還帶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鮮空氣。在各種活動中,他告訴孩子:“ 我們是父子也是朋友,我和媽媽有義務培養教育你們,也應該得到你們的幫助。等你們長大了會發現我們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可能我們會有很多地方不如你們,這是正常的。因此我們要像朋友一樣,互相諒解,互相幫助 。”

案例分析:

弗蘭克和孩子的相處是平等的,不管任何事情都會和孩子溝通。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夠體會來自弗蘭克的心意,而弗蘭克也能很好的把孩子帶入到日常的生活中 。

父母要學會平等地對待孩子和孩子相處,不是父母下達命令,孩子就必須要做。互相之間要明白對方的想法,父母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為何想要他們這樣做, 當然,父母也要考慮到孩子的心思,考慮到孩子是否想這樣做 。

父母和孩子是相互成全的

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應是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而應像朋友一樣平等,自由。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完全要遷就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負起引導孩子的責任,對於孩子來說,需要體諒父母的苦心,相互體諒,共同成長,這才是親子關係的最好模式。

11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一歲九個月的寶寶,特別粘人,怎麼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