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寶媽給四個月的小嬰兒體驗癢癢。
我媳婦的親戚帶著她家的小寶寶來我家住幾天。這個寶媽帶孩子簡直太細心了。每一件工作都特別細緻,特別用心。
她去了一趟婦幼保健院,回來之後,就要和她家的寶寶玩遊戲。天啊,才四五個月大的孩子,能夠玩什麼遊戲呢?開什麼玩笑!
她說要給寶寶搔癢癢
她說要給寶寶搔癢癢。寶媽還讓我媳婦找一些不同材質的小東西,例如:羽毛、絲絨、燈芯絨、柔軟的海綿、毛線等,經過高溫消毒,然後晾乾備用。用某樣材料輕輕觸碰寶寶的面板,觀察寶寶的反應,然後再換一種材料嘗試。透過寶寶的微笑,歡快的肢體動作,來判定寶寶在某個材料觸碰時,他是否喜歡,是否感覺舒適。嘗試用寶寶喜歡的材料,觸碰寶寶身體的不同部位,透過寶寶的微笑,歡快的肢體動作來判定寶寶的哪個部位最喜歡被觸碰。這個遊戲可以讓寶寶從剛出生玩到好幾個月。八九個月後,寶寶甚至會拿上他喜歡的材料遞給大人,讓大人給他撓癢癢!
二.我們姊妹五人打麥場裡搔癢癢遊戲。這個寶媽給小嬰兒玩的遊戲,讓我馬上聯想到兒時,我們姊妹五人玩得搔癢癢遊戲,那個時候,最吃虧的就是我和最小的妹妹了。
我們最喜歡在夏天的夜晚乘涼的時候,去玩這個遊戲;因為此時我們把涼蓆攤在打麥場上。此時月光皎潔,打麥場裡一片暖烘烘的麥香,附近的池塘裡蛙聲陣陣。這麼好的天,這麼美的夜,不玩點遊戲像話嗎?不用說,還是搔癢癢了。
一起唱著”捏——捏——捏“
其中一人手掌心朝上,放在他人的左手上。一面唱童謠,一面配合著節奏做動作:
我們一齊唱著“炒蘿蔔,炒蘿蔔”,
在一人手掌上做炒菜狀,
一起唱著“切——切——切”;
還在他人胳臂上做刀切狀。
一起唱著“包餃子,包餃子“,
還將他的手指往掌內彎,
一起唱著”捏——捏——捏“;
輕捏一人的胳臂,
一起唱著“煎雞蛋,煎雞蛋“,
在這個人的手掌上翻轉手心手背,
起唱著”砍——骨碌頭“!
他伺機向對方搔癢。
此時遊戲達到了高潮,大家一起又跑又躲又鬧,把整個山窪都給喊躁了。
三.棒棰島的沙灘上,我和幾個男生搔癢癢,我吃了大虧!你們絕對沒有想到,我和學生也玩過這個遊戲。
那是我們在2009年夏天大連夏令營時候,在棒棰島的沙灘上,我和幾個男生在海里玩累了,就在沙灘上小憩。男孩子們體力恢復得快,呆不住,很快就瘋鬧起來。我就提議,咱們玩搔癢癢遊戲吧。他們真是外星人,連這都不會玩。我說了玩的方法之後,他們大表贊同。
結果那天我被同學們坑慘了,我被他們整得夠嗆,身上淨是沙子,連眼鏡都差點被浪花捲走。孩子們沾了我的“光”就賣乖,連聲說:“方哥,方哥,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
我被同學們坑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