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青少年經常被描繪成各式各樣的磨難。以下五個貼士會消除關於養育青少年的錯誤觀念,併為一段更加美好的親子關係鋪平道路。
養育青少年經常被描繪成各式各樣的磨難。以下五個貼士會消除關於養育青少年的錯誤觀念,併為一段更加美好的親子關係鋪平道路。
Sadhguru(薩古魯):我來跟你們說個笑話吧。一對夫婦正在為是否要小孩猶豫不決。丈夫想要小孩。而妻子想養狗。他們爭論不下,於是去諮詢婚姻顧問。夫婦說,“我們下不了決定要小孩還是養一隻狗。我們該怎麼辦?”婚姻顧問說,“這很簡單。你們是想毀了你們的地毯還是你們的人生?你們必須想清楚。”
就像嬰兒期、童年、成年、中年和老年一樣,青春期或者少年期只不過是一個發展階段。我們試圖將其分段,可是本質上,這是身體的程序。有些人正苦於嬰兒問題,有些人苦於青少年問題,有些人正經歷著中年問題,有些人正經歷著老年問題。從這樣的角度去看,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像是問題。人們沒有把它看作是生命的不同方面,而把它視為不同的問題。
你的生命中有各式各樣的情形,僅此而已——它們只是情形。其中一些情形你能夠處理——有一些你不能。那些你不能處理的,你稱之為問題,而不是把它視為一個單純的情境,並嘗試使自己有能力去處理它。一旦你把它稱之為問題,不開心便是自然的結果。
#1 做個好朋友如果你從青少年的角度去看,每一天,生命都在你的內在改變著,因為你正在快速成長,而且你身邊的人根本無法理解。通常,祖父母比父母更討人喜歡一點,因為祖父母從一定距離看待事物。作為一個青少年,你慢慢地被荷爾蒙綁架了。而老年意味著你已經從中解脫,所以他們有點能理解。你們那些中年人卻對此一無所知。甚至在歷史上,中年人都代表著頭腦混亂的狀態!
因為你生育了他們,你得到了母親和父親的頭銜——你不會得到朋友的頭銜。這個必須用你每天負責任的行為來贏得。
青少年時期有很多面向。其中之一是你的智力正在被你的荷爾蒙綁架。突然間,整個世界看上去都不同了。那些曾經只是“人”,突然間變成了男人和女人。突然間,你只對一半的人類感興趣。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你必須明白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全新的,而且他們正在努力逐漸接受這個事實。
如果你是個好朋友,那麼當他們有問題時,他們會跟你說。因為大多數父母都是非常糟糕的朋友,他們會去交其他朋友,而那些朋友,因為他們自己也正處於相同的狀況,所以只會給出自己荒謬的建議。最好的是,如果你的孩子有問題,他們會來找你。但是如果你認為你是老闆,他們就不會來找你。如果你認為你能主宰他們的生命,他們就不會來找你。如果你是“那個可怕的父親或母親”,他們不會來找你。
如果你是個好朋友,他們會來找你,因為當他們有問題時,會很自然地去找朋友。所以要確保從很小的時候起,你就是他們最好的朋友,直到他們18或者20歲。你必須贏取友誼。它不會因為你生育了他們而產生。因為你生育了他們,你得到了母親和父親的頭銜——你不會得到朋友的頭銜。這個必須用你每天負責任的行為來贏得。
#2 讓他們負起責任不要治理你家的青少年。讓你自己對他們敞開。讓他們為每一件事情負責。找一個月,拿出勇氣把你整個月的收入交給他們,給予他們管理整所房子的責任。你將會看到,事情會天翻地覆地改變。如果你真的想培養你的孩子,你必須允許他們去擴充套件,因為他們想做的就是這點而已。並不是只有他們的身體在成長——人的潛能也在成長。你必須允許他們去擴充套件,而不是找法子限制他們。
別以為限制是一種控制人生的好方法。責任才會讓他們走上正軌。
不要把你的孩子當成笨蛋養大,就好像你必須得一直哺乳他們直到15歲!這就是當今小孩被養大的方式。他們的行為像小嬰兒一樣,哪怕已經12、13、15歲了。現在很多小孩都變成了這樣子。這個國家以前並非如此。當孩子們在大家庭中成長時,就不是這樣的。到他們六、七歲的時候,他們就自立了。而現在他們變得極度無助並且很情緒化。認為成長中的孩子是個大問題,這種觀念必須去除。如果有人說他們家裡有個青少年,我們就會解讀為他們家裡有個大問題。事實並非如此。
我的女兒也曾是一個青少年;當時人們總是問我,“你沒有碰到任何麻煩嗎?”什麼麻煩?難道她是一個炸彈或是什麼嗎?她很好,因為我沒像對嬰兒一樣對待她。我與她平等相處。當她四、五歲的時候,我會問她的意見,“好,我們要做這個,你看怎麼樣?”很多很多次她都給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解決方案,大人永遠想不到的方案。這並不表示這孩子是很特別的天才。如果你允許,每個小孩都是一個天才。因為你想把他們放進一個固定的模式裡,你把他們變成了某種機械化的廢物。如果你不設定那樣的模式,你會看到每個小孩都有這種能力。
如果你試圖限制你的小孩,你將會有大麻煩。如果你有兒子,你會有一種麻煩。如果你有女兒,你又會有另一種麻煩。別以為限制是一種控制人生的好方法。責任才會讓他們走上正軌。就像我所說的,把你的錢交給他們,叫他們負責這個月的花銷——你就放假了。如果你怕他們會把錢拿去亂花——如果他們真的這麼做,那麼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也會發生在他們身上。讓他們去經歷一個月。當然你可以留點儲備,但要讓他們懂得,如果他們亂花這個錢,明天早上就會沒有早餐。在一個受保護和關懷的氛圍下學習,比在大街上學要好。
#3 停止讚美無助
你的小孩正在成長為青少年——這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但是你對他們的成長感到痛苦。不幸的是,我們一直在讚美嬰兒期和童年,這些生命中無助的階段。當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很無助,什麼都要依賴你。你覺得自己的孩子很美妙是因為他們無助。假設這個嬰兒從你身體裡蹦出來,就站起來說,“嘿,你究竟是誰?”你不會喜歡這個嬰兒的。但他們用了14、15年時間才問那個問題。事實上,青少年就只是在問這個問題,“好吧,你究竟是誰?”
在年輕而充滿活力的青少年的眼裡,還在想著要跟自己一起爬來爬去的父母,看起來很可笑。
如果你讚美童年,這個人生中沒有別人支援我們就無法生存的無助時期,那麼你就會永遠地無助下去。因為人們習慣了他們的孩子是無助的生命,當他們到了所謂的“青少年”時期,並且開始自己立足時,人們就不喜歡了。
如果你想成為對那個新生命有意義的人,你一定不能劃下“你是誰”的界限。當這個小孩是嬰兒在地上爬時,你跟著他一起爬。現在當這個少年想打鞦韆,你必須能跟他一起打鞦韆。如果你仍舊想跟他一起爬,他可沒興趣。在年輕而充滿活力的青少年的眼裡,還在想著要跟自己一起爬來爬去的父母,看起來很可笑。
#4 不要“擁有”他們,去包容他們
拋棄你的孩子屬於你這種想法吧。如果你認為這些孩子屬於你,當他們到了青少年時期,他們會以自己的方式告訴你,“該死的,我不屬於你。”他們想要告訴你的就只是這個,而你受不了。另一個生命不會屬於你。如果另一個生命選擇與你在一起,請珍惜它。這是一件偉大的事情。無論是你的丈夫、你的妻子還是你的小孩,珍惜另一個生命選擇了經由你發生,或者與你在一起這個事實。從任何意義上講,你都不擁有他們。如果你現在不明白,當你離世或他們離世時你會明白的。你不擁有他們,但你絕對應該包容他們。
#5 對自己做點什麼
如果我們真的想好好地養育我們的孩子,首先我們必須看看,我們能否對自己做點什麼。每個想成為父母的人,都必須做個簡單的實驗。坐下來看看,你生命中有哪些事情不好,又有哪些是有益於你的生命的——這不是針對外面的世界,因為外界需要其他人的合作,而是基於你自己。看看你能不能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把它實現。
每個想成為父母的人,必須做個簡單的實驗。
關於你自己的某些事情——你自己的言行舉止、行為模式和習慣——如果你能在三個月裡改變它們,那麼你也能明智地應對你的兒子或女兒。否則你會遵循從他人那裡得到的諮詢意見。其實沒有什麼諮詢意見。對於一個特定的孩子,在某個特定的孩子的身上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需要對這個特定的個體進行觀察的。你不能對每一個孩子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