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搬家,優優新學期轉到了新的幼兒園。優優性格開朗,在園內積極主動地和小夥伴打招呼,沒過幾天,就交了很多好朋友。媽媽看到孩子在幼兒園適應得很好,一直緊張的心情也放鬆了下來。但很快媽媽發現了優優學到了新行為,說話時身體晃來晃去,還時不時地說一些臭、小屁屁等不文明的詞語,經過詢問,優優說是跟著班上的小朋友學的。優優媽又開始擔心,孩子“學壞”了,怎麼辦?
上幼兒園之後,隨著社交範圍的擴大,孩子可能會跟其他小朋友學到一些“壞”行為,比如像優優這樣說話晃來晃去,說不文明的詞語,甚至有些孩子還會出現不講衛生、有攻擊行為等。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家長不必過分擔心,首先要學會適當緩解緊張情緒和壓力,過多擔心不但會讓孩子變得敏感,還可能會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為。
壞行為不等於壞習慣孩子生活在一個動態環境裡,他的各種行為都是在變化的,當孩子表現出“壞”行為時,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後偶爾回家可能說出一兩句不好聽的話,“你是臭”,這並不代表孩子養成了說髒話的不良習慣。所以,家長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壞”的標籤。如果孩子的壞行為持續很長時間一直沒有改變的跡象,父母應該適當干預,和幼兒園老師一起找到不良行為出現的源頭,從而幫孩子改掉“壞”行為,以免形成壞習慣。
不良行為代表了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多家長都會好奇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產生不良行為。正如孩子透過模仿大人的發音和口型學會說話,模仿是學齡前兒童主要的學習方式之一,是孩子發展語言、學習行為規範的重要手段。孩子的不良行為其實也是模仿能力的體現。
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任何新鮮的事物都會感到好奇、覺得有趣,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驅使孩子主動學習和模仿。對於之前沒有聽到的詞語,比如屎、尿、屁,或者用來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只要一哭鬧父母就會滿足自己的願望,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來。因為孩子還不完全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所以有時候模仿並表現出來的行為不符合規範,也就是家長所說的“學壞”了。
孩子之所以表現出不良行為,其實是為了達成滿足自己的需要,需要結合不同的情境具體分析:
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
對於剛入園的優優或者是希望加入群體中的孩子,表現出和同伴相同的行為能讓他更容易獲得同伴的認可,加速在新環境中的適應過程,反過來這也在不斷地強化他的模仿行為。
單純地覺得好玩
孩子模仿同伴說髒話,很多情況下是他單純地覺得這些沒有聽到的詞語很好玩,並且會在聽到的時候哈哈大笑,所以他也期待引起別人同樣的反應,所以學著說髒話。
獲得關注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期待得到成人的肯定和關注,所以看到有的小朋友在上課的時候站起來走動就會被老師關注。他就會認為,原來這樣做可以獲取關注,所以,他可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注而像某些小朋友一樣在上課時隨意站起來走動。
彰顯獨特
進入幼兒園的孩子,不再滿足於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孩子會開始塑造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形象。孩子有時會故意做出不符合規範的行為,來彰顯自己的獨特,想要吸引眾人的目光。
冷處理,讓不良行為自動消失當孩子表現出不良行為時,家長可以先觀察,不對孩子進行任何語言和情緒上的迴應,很多孩子只是單純地覺得說髒話好玩或者希望透過攻擊行為引起父母的注意,這種不迴應的冷處理方式會很有效。當孩子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時,自然就會主動地改掉壞行為了。如果孩子的“症狀”一直不能得到好轉,父母就需要對孩子做出干預,積極協助孩子改掉壞行為。
正面引導,給孩子做示範當孩子出現了不良行為之後,家長除了制止孩子的行為以外,還需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正確的示範。孩子不僅喜歡模仿同伴的行為,更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家長要透過言行讓孩子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文明的行為,並且鼓勵他,如果下次再看到小朋友做出不一樣的行為時及時提醒對方。
積極關注,探究行為背後的潛臺詞孩子的有些行為未必一定要糾正,但這並不意味著不需要關注,因為這些行為的背後隱含著孩子的訴求,“看見”了他行為背後的訴求,不良的行為自然就消失了。比如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攻擊行為,可能是因為他不知道如何正確地表達跟同伴交換玩具的需求。當家長理解了他的行為,不僅能改善孩子的攻擊行為,還能讓孩子學會正確地表達自己的需要。
好習慣是自己的
麗麗在家時,媽媽給她定的規則是吃飯前要洗手,而最近,麗麗不僅不洗手,而且在媽媽要求她洗手時,她還會不滿地說,班裡的童童都不洗手,我也不洗。家長在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習慣時,會遇到很多挫折,比如孩子會受到同伴的干擾,想破壞原有的規則。所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首先要讓他明白洗手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媽媽的要求,而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這樣洗手就會變成孩子的一種自覺的行為,也不會去和別的小朋友“學壞”了。
家長還可以透過故事或者兒歌的方式讓孩子能夠更容易記住道理、理解道理,比如麗麗媽可以教她唱這樣的兒歌:“小朋友要牢記,早晚要刷牙,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含手指頭。細菌沒機會,寶寶健康不生病,開心走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