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個女寶寶,出生時就有7斤2兩重。話說當年順產開至三指就停止了,折騰了三天,最後順轉剖,吃了個大全餐。說實話,除了生產的困難之外,體重較重的寶寶確實容易帶,吃了睡,睡了吃,一點都不折磨人。這是出生一週的大寶,看起來就像兩個月大的樣子。
婆家是客家人,多少有點重男輕女的傾向,剛開始大家都挺失落的。但是婆婆並沒有因此而忽略自己作為奶奶的責職,月子裡她盡心盡職,買菜做飯,煲水洗澡,算是無可挑剔;休完產假我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她也承擔起照顧大寶的責任。所幸寶寶也是好帶,戒夜奶、完全戒奶、戒尿布、甚至上幼兒園,各個重要的轉折點她都輕鬆度過了。
也正是由於大寶是個容易帶的娃,所以才有了後續的二胎想法。
轉眼大寶也上幼兒園中班了,回想起這幾年,作為一個媽媽最辛苦的就是生寶寶時的痛苦和餵奶的心酸。當然其中肯定有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成分存在,但是總體上寶寶帶給我們更多的是開心和快樂。所以二胎規劃提上了日程。
本人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媽媽,怎麼可能重男輕女呢?但是對於二胎的性別,不可否認,我依然想要一個男孩。首先,我很自私地想要兒女雙全,對養孩子這件事可以有不同的體驗;其次,也可以滿足家人的意願;再者,男孩子的成長不需要父母承擔太多的擔心和憂慮。
話說有了這個想法,二胎很快就來了。懷孕初期,幾乎一點妊娠反應都沒有,偶爾有噁心感,嘔吐的次數也不超過3次,以為這個寶寶可以像姐姐一樣一路綠燈,沒想到孕期就充滿了曲折。前期,促甲狀腺一直都不達標,前前後後複查了好幾次;中期,糖耐檢查餐後兩小時高了,被醫生貼上妊娠期糖尿病的標籤,然後開始了痛苦的控糖之路;後期,又說是貧血,各種補鐵藥也安排上了。
關於二胎寶寶的性別,婆婆看肚子就說是個女孩子;公公去給老公算命,說是命中兩個女兒(雖然我不迷信);加上我自己的感覺,跟一胎差別不大,所以應該大機率是女孩子。也好,提前讓大家都有所心理準備,不至於生出來的時候一下子太失落。
不得不提的是,經過漫長又艱難地考慮之後,我慢慢堅定二胎是要試試順產的,畢竟離一胎剖腹產已經長達四年半之久,別人生孩子真的是生孩子,我生孩子就是做了一個手術,心中不免有些許遺憾。這件事也得到了老公的支援,所以體重管理也開始了。
終於臨近預產期,天天在倒數日子。跟醫生約好預產期前一天就入院待產,說來也是巧,入院當天晚上就有了宮縮,每十分鐘一次,即使已經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還是相當難頂,一夜無眠。直到第二天中午,醫生內檢仍然未開指,加上她對第一次妊娠的評估,考慮到二胎仍然有可能會順轉剖,一下子就完全擊碎了我順產的想法。本人最大的缺點就是怕疼怕死,一下子就轉為直接剖吧!老公意志也不堅定,怕我又受雙重罪,也表示同意。
雖然經歷過一次剖腹產,難免還是心有餘悸,術前準備,上麻藥,開始手術,抱出寶寶,縫合等等,都是在清醒狀態中一一經歷的。護士姐姐抱著寶寶給我看,是個女孩子。頓時心中五味雜陳,兒女雙全的夢終於落下帷幕。
術後的疼痛就不一一描述了,很疼,生孩子這件事真是我人生的一個大坎,跨過去又是一條好漢!最可憐的是,孩子出來後兩三個小時一次餵奶,24小時值班,沒有節假日。幾天下來,後悔的情緒漸漸加重,好不容易熬到大寶大了,剛脫離苦海,又跳入虎口。疼痛,熬夜,加上產後激素的影響,一下子覺得自己可能即將產後抑鬱。可是,路是自己選擇的,難道還能往回走嗎?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既來之則安之,所以寶寶要不要起名為安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