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如果你的家裡有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是不是發現他不愛和你說話,總是喜歡反對你,寧願一個人看手機、打遊戲,也不願意參加家裡的活動?看到這些揪心的現象,父母感到很有壓力,不知道如何下手,既怕教育缺失,又怕矯枉過正。

如果你能明白權威式教養的原理和方法,你的壓力自然會減少。

權威式教養是一種比較高階、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其表現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有權威的。但這種權威是來自於價值觀,而不是用暴力威逼、用物質誘惑、用謊言欺騙。只有孩子願意接受父母的價值觀,願意被父母的價值觀所引領,才能叫做權威式教養。

權威式教養是溫和、慈愛和堅定的統一。如果沒有慈愛,只有堅定,那就表現得太兇了;如果沒有堅定,只有慈愛,那就會變成放縱。既溫柔又有邊界,才是最優解。

要做到既溫柔又有邊界,對父母來說是很不容易的。大多數父母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管住他們是天經地義的。很多時候把自己當成家中的主宰,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造成與孩子之間的對抗。

孩子進入青春期,喜歡用對抗來表現自己的獨立。如果這個時候家長這個時候與孩子爭輸贏,那麼就會產生衝突,發生權力爭奪,家裡會充滿火藥味。

1.要有耐心。家是講愛的地方,不完全是講理的地方。有的時候講了道理,傷了感情,又有什麼意思呢。請記住,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觀點可以不一致,但一定不要講輸贏。

2.要充滿信任。給孩子定了邊界之後,孩子極有可能會突破。家長可以對孩子表達失望,但當孩子承擔完了後果之後,要繼續對他信任。不能說”你再讓我失望,我就再也不信任你了“這樣的話。有時候我們寧願不相信自己,也是要相信孩子的。

3.要堅持原則。和孩子一起商量原則,制定家庭成員共同遵守的底線,一起遵守。培養孩子成才是最重要的,當孩子沒有守住底線的時候,還是要繼續對孩子給予愛、信任和尊重。因為我們不可能不要孩子吧。堅持原則與愛孩子是統一的。

4.要專注立場。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想要指出他的一些不足的時候,建議家長一次只說一個問題。你一下子把孩子多個問題指出來,一來會激起更多的反抗,二來孩子想改也一下改不過來。其效果遠不如一次專注一個立場,循序漸進。

5.要用建議替代要求。孩子進入青春期,我們當他是小孩,而他自己認為是大人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當我們給他們要求的時候,一定要用平等的心態,用建議的方式提出來。孩子會考慮,也容易接受。如果一味施壓,必將激起逆反心理。

6.要鼓勵孩子成年人的行為。成年人與孩子有什麼不同,主要是能夠獨立承擔責任,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以自我為中心,可以自己決定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模式的時候,要多多鼓勵。畢竟,我們教孩子,是為了不教,當他們能夠自己作決定、自己負責、融入社會群體之後,我們就不會再擔心他們了。

7.要學會指導而非控制。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慾是很強的,有的時候覺得自己沒有控制,但孩子認為那就是控制。青春期的孩子,能量變得越來越大,你控制得了嗎?關鍵時候給予正確的指導,就足夠了。

權威式教養因其有效,故而難以掌握。作為家長,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何不多花點心思學學呢?

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新生兒的護理要點之——剛出生的寶寶如何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