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斯這套書籍估計大部分家長都會有聽過看過,筆者也看過這套書籍,佩服主角的超強觀察力,能從一些蛛絲馬跡解讀出有用的資訊。不過觀察力並不是主角的超能力,可以透過日常鍛鍊加強的。
觀察,是人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不是盲目的、隨意的。當我們開始學習知識的過程,是從觀察開始;即使當孩子上學後,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並發展他的智力,也需要強大的觀察力。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曾經明確指出,學生學習成績落後的原因縱然是複雜的,但普遍的特點之一是觀察力差。由於嬰幼兒缺乏穩定性和系統性,沒辦法長時間觀察某一物體,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小遊戲來讓寶寶擁有出色觀察力:
①吹泡泡遊戲。很多寶寶都會對五彩斑斕的泡泡很好奇,所以很樂意的去觀察泡泡從哪裡出來,飄到哪裡去,怎麼一會又破了。這樣可以初步培養寶寶的觀察興趣,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②玩跳跳球或者乒乓球,讓寶寶自己手拿著,然後鬆開球在地上跳躍。寶寶會好奇的睜大眼睛去看這球的動作,激發寶寶的好奇心。適合8個月以上寶寶。
④教會寶寶分辨大小。在日常生活中,拿出一個大蘋果和小蘋果,讓寶寶明白哪個是大,哪個是小。透過一些早教卡片區分各類生活物品,來鍛鍊寶寶觀察力。適合一週歲以上寶寶
還有如躲貓貓遊戲,看照片找媽媽等等小遊戲,也可以到戶外,給寶寶提出一些具體的觀察目標,任務描述得越具體,孩子觀察的目的越明確,觀察的效果就越好。比如到了公園,寶寶在草地上發現許多好玩的東西,他的眼前有:綠綠的草、各類漂亮的小花、一小堆沙土、一群螞蟻還有蝴蝶、小朋友等,你就可以問他:寶寶,你在看小花嗎?紅色的花好漂亮!透過對花的強化,就有可能使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花上更多的時間,會觀察得更認真、更細緻。
孩子的最初觀察是無意識的,家長可以教給孩子一些有效觀察的方法,比如在尋找兩幅圖畫的不同點時,可以引導孩子遵循一定的方位順序來觀察並做適當標記,而不要毫無順序地胡亂比較。
當孩子發現什麼,過來很興奮的跟你講時,你千萬別打擊他的積極性,不耐煩的回句:好,好,我知道了。要肯定他的行為,並提示寶寶這裡有什麼,你看到了嗎?當他發現目標後,給予鼓勵,他會很喜歡觀察這一愛好。每一個寶寶天生就是個能運用各種感官去探索新事物的小天才,這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去配合他,聰明寶寶是可以"訂做"的,只要在寶寶的日常飲食、運動和教育上早做規劃,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順利打造聰明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