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現在社會上有兩種完全不同的,鮮明的教育觀點,一種認為打罵孩子是大錯特錯,絕對不可以,簡直太離譜了!一種認為孩子該打還是要打,該罵還是要罵。

小學一年級時,因為孩子考試考得不好,我曾經氣得撕過她的試卷,我也曾經因為孩子向我撒謊,打過孩子,事後,我又覺得十分內疚和後悔,覺得自己簡直不是人,是混蛋,要是在國外,我早就被舉報,抓進警察局,或被剝奪養育權了。實話說,有一段時間很糾結,到底該不該打罵孩子。

現在父母教育不是不想打罵孩子,是不敢打罵孩子。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後果到底是否嚴重!實話說,社會上各種的言論也把我嚇到了!

過去和現在區別在哪?

為什麼在封建社會打罵孩子十分正常,到現在就覺得不正常了呢?

當然你可以說,社會在進步時代在進步,打罵孩子會造成他的負面情緒,會造成孩子沒有安全感,但是。過去的人,在封建社會的人就不存在這樣的情況嗎?

經濟專制是封建家長制的基礎。在我國封建社會中,封建禮制中規定:家庭財產,不論房產、地產,都屬於家長名下,家長享有對這些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家庭的全部收入,均歸為家長。過去的封建家長制是什麼?

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裡最有最高權威的陸家男主人

經濟專制是封建家長制的基礎。在我國封建社會中,封建禮制中規定:家庭財產,不論房產、地產,都屬於家長名下,家長享有對這些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家庭的全部收入,均歸為家長。 思想專制由經濟專制派生,並與之相統一,也都是封建孝道的基本要求在封建社會,家庭成員必須以家長的意志為轉移,以家長的是非為是非。家庭其他成員均無言論、思想自由。

當然,社會進步了,我們絕對不能封建家長制的一言堂,但是,我們教育孩子的同時,是否也是需要管理孩子?

約束孩子的法度在哪?

前段時間有一個成都的男孩在地下室用板磚,拍死了一個比他小几歲的男孩,拍死人的這個男孩大約就是10歲的樣子,被拍死的男孩大約就是五六歲。

他的孩子會受到懲罰嗎?他的母親會受到懲罰嗎?

在我們成年以後有法律約束,有道德約束,作為孩子有什麼來約束他們,好像只有家長或者是家庭。

所以我們在要用平等的方式關心理解孩子的同時,也要用一定的規則來約束和管理孩子,這個時候,是要有對與錯的,更要有制束極端錯誤的方法,甚至手段。

那麼假如孩子錯得很離譜,如果你有好地約束孩子的方法,當然不打也可以。實話說,實在是氣得受不了,忍不了,在我看來,打幾下,不要傷到孩子,也未嘗不可。沒必要矯枉過正。管總比不管強。

我用過的方法,不吃飯,不讓看手機,收拾房間,洗碗,下樓跑幾圈,等等。

我們應該怎麼評判孩子的錯

不聽話是孩子的錯嗎?學習成績不好是孩子的錯嗎?上課不專心聽講是孩子的錯嗎?撒謊是孩子的錯嗎?反覆說就是不聽,是孩子的錯嗎?

我們家附近有個超市,賣很多的學習用品,也賣一些玩具,有個男孩三番五次到超市偷東西,超市老闆把孩子抓起來,臭罵了一頓,又叫了家長,後來超市老闆跟我說,孩子家長對孩子連罵一句都沒有。

在我看來,這就已經該打了。

打孩子確實不對,絕大部分的時間,甚至是99%的情況下都不應該隨意打孩子,但前提是整個事態你還控制得住,平時孩子的情況和生理,心理的發展還在你的掌握中。不過,你要分清事情的輕鬆緩急,如果是作業崇拜,成績崇拜,不分青紅皂白。那就不是孩子的問題了。

什麼是暴力和暴力溝通?

怎麼把對孩子的管教約束在非暴力的範圍內,這一點自從我當媽開始,就沒有人告訴過我。

網上亂七八糟的課程看了一大堆,有人說該打有人說不該打,反正我曾經很迷茫。

在我看來管束孩子,約束在暴力和非暴力的範圍之內。關鍵看解決問題的角度。

如果真用暴力溝通的標準去衡量平時我們生活中的溝通,老師,學校,家長對孩子絕大部分都是暴力溝通,而我們自己和我們的父母也大多都是暴力溝通,老闆對我們交代任務是暴力溝通,我們在社會上上的很多課程也都是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懂,說起來原理並不算複雜,肯定很多人都能看得懂,但運用起來最難的就是,事事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溝通,溝通的目的是解決雙方的問題,在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重要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什麼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

而教育孩子最重要,也是最難解決的,就是角度和度的問題,究竟是為他好,還是滿足內心那個有缺失的自己?究竟每一種教育方式應該掌握在什麼樣的度範圍內?

3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寶寶中了這3點,父母就偷著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