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童年不幸的孩子,成年後會走向截然相反的兩個極端。

和一個做教育的朋友閒聊時,她說: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思想更容易被環境影響。

也就是說,父母對於他的口頭教育,其實影響很小,而周邊環境和父母行為教育,對青少年孩子的影響最大。

譬如從小家境貧苦的人,尤其是單親家庭,或者孤兒,他們的心理更加容易偏激。

他們可能會遇到一些良師益友,但他們更加相信自己看到的,和自己感受到的。

也就是說,同樣是不幸環境中成長的人,會走兩個極端:

第一種,他將來成功了,對於社會非常同情,但凡有能力,就會對於那些不幸的孩子,給予同情和幫助。因為他覺得自己是從苦難中走出來的,別人的不幸會讓他感同身受。

第二種,他一旦成功,就會對社會十分反感,尤其是與自己經歷相似的人。他會本能地懷疑任何人、任何事,對誰都沒有信任感。他的思維邏輯是:我最困難的時候,為什麼沒有幫助我、同情我?

而以上兩種截然相反的心理表現,是受到同樣環境而影響的,至於為什麼會產生兩種完全相對的思想,這與身邊的人引導有很大關係。

所以孩子在成長階段,作為身邊的長輩,對於孩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至關重要。

如果我們給不了孩子一個美滿的家庭,起碼我們能多給他們一些陪伴。

假如我們每天把時間花在打遊戲刷小影片上,對於孩子事事冷漠,那孩子怎麼會不走極端呢?

13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方廣的嬰兒輔食米粉好不好?有資料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