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合適不,只有腳知道。但寶寶的鞋子合適不?爸媽可別忽視了,事關重大!
寶寶咬了一口“新鞋子”,臉蛋上卻起了皮疹,結果出人意料!
李女士給寶貝買了一款雪地鞋,寶貝很喜歡。可買回來沒幾天,寶貝擺弄了幾次新鞋子後,臉上卻突然起了皮疹。
媽媽以為,給寶貝塗抹紅黴素軟膏,應該很快就好了。
可是沒想到,寶貝還出現了全身症狀,噁心嘔吐、渾身沒力氣。傍晚的時候,寶貝穿著雪地鞋,才走了幾步路,就直接摔倒了。
這可把媽媽嚇壞了,扶起寶貝,媽媽一摸額頭,寶貝還發燒了。媽媽趕緊把寶寶送到醫院,做了詳細檢查。
這一查不要緊,結果直指寶寶的新鞋子不合格,含有的“六價鉻”嚴重超標。
原來,寶寶很喜歡這雙鞋子,有幾回媽媽沒看住,寶貝用嘴巴咬著一口鞋子,一個人玩了許久。
真沒想到,僅僅一雙寶貝的新棉鞋,就把寶貝害進了醫院。
資深兒童醫生指出:小寶寶好奇心強,可能會有撫摸、吸吮鞋子的動作,童鞋若質量不過關,跟寶貝面板口鼻直接接觸,就容易威脅到寶貝健康。
其中,六價鉻超標,就是童鞋的“隱形殺手”,對寶寶的威脅風險極大。
有些劣質童鞋,表面披著“華麗”外衣,其實早就被拉進了“黑名單”,不建議家長給寶貝購買。
另外,爸媽在給寶貝選棉鞋時,還有幾類棉鞋“華而不實”,進了不少寶媽的“黑名單”。這些棉鞋,雖然保暖卻傷腳,也不建議給娃買來穿。
這4類棉鞋已被列入“黑名單”,雖保暖卻容易傷娃的腳,別再買了1大碼鞋子
給寶貝買鞋子,可不能為了省錢,故意買大一碼的鞋子,留著今年穿完,明年接著穿。
王女士曾犯過這個錯誤,她覺得寶貝才3歲,腳丫子會長大,就故意買了一雙大一碼號的鞋子。
沒想到,寶貝穿了一冬天,鞋子裡面沾水後高低不平,寶貝穿著這樣的鞋子,走路都有點“內八字腳”了,嚴重影響了女兒的形象氣質。
2高梆鞋
冬天太冷,給寶貝選鞋子,尤其是女寶,媽媽可能會選高梆鞋子,方便給寶貝搭配裙子穿。
只是,這種高款式鞋子,雖然保暖性不錯,但卻嚴重束縛了腿部的自由活動。
寶貝常穿這類鞋子,抗風扛寒,卻使腿部跑跳不自由,影響膝關節運動,對娃不利。
3雪地鞋
小寶貝不必穿雪地鞋吧?這類鞋子保暖性超強,但寶貝很少會去室外呆很久,多數時間都在室內活動。
寶貝穿了雪地鞋,在室內走走跳跳,很快就會悶到透不過氣來。寶貝的小腳丫子出汗,鞋裡受潮,就容易滋生細菌,甚至會感染腳部肌膚。
這類棉鞋華而不實,寶寶感受不舒適,穿著體驗較差。
4鞋底厚的鞋子
鞋底厚可以起到防寒作用,但小寶貝體重輕,走路穿太厚底的“重量鞋”,可能會失去重心摔倒,扭傷到腳部關節。這鞋子對寶寶弊大於利,不如正常鞋子好。
娃冬天走路“變笨了”,不是寶寶病了,卻是鞋子“有毛病”!
有的寶媽發現,寶寶到了冬天,走路越來越笨了。寶媽就懷疑,是不是寶寶哪裡不舒服,或是缺鈣了?
其實,很可能寶寶本身沒有病,有毛病的只是寶寶的鞋子。
家長在給娃選冬天穿的鞋子時,可以這樣來挑選:
①看寶貝腳型買
有的寶貝腳丫屬於寬胖型,腳丫子偏胖,給這類寶貝買棉鞋,千萬不能讓寶寶腳受委屈。家長可以挑選鞋頭較寬鬆,腳背處高一點的鞋子。省的寶貝腳疼,勒出鞋印,穿得難受。
②選擇合適的鞋碼
鞋碼很重要,給寶貝買鞋子,不能買大碼鞋子。寶貝的鞋碼以合適為宜,留下能墊進去一副棉鞋墊的空間就行。
最好能讓寶寶當場試穿,爸媽用手摸摸寶貝腳丫和鞋頂之間,是否留有半個手指頭的空隙,有就可以了。
給寶貝打扮漂亮點,買雙時尚的鞋子,本無可厚非。但是,寶寶冬天穿鞋子,重點還是要保暖為重。
保暖比時尚重要,不傷腳又比保暖更重要。有了這兩條原則,這個冬季裡,寶貝穿著爸媽買的棉鞋,就算走久了,腳丫子也會很舒適,挺暖和。
另外,不給寶貝買二手鞋,不穿劣質鞋,這都是很基礎的事。相信每個爸媽都有經驗,有不貪小便宜的理智。畢竟,愛寶貝的一顆心,爸媽都一樣滾燙燙!
您家的寶寶,穿的是什麼牌子的棉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