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似乎孩子都是天真無邪,可愛而善良。甚至有人覺得,小孩子的本能就是如此,他們是不會說謊的。
可是,真的如此嗎?
葉女士大概是極少數不喜歡自己女兒的媽媽了。她也曾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問題,為什麼連自己的孩子都要討厭。但是她確實做不到喜歡,因為她發現自己的女兒心機太深了。
明明是女兒自己打碎了她的化妝品。她什麼都沒有說,只是督促她下次不要再這樣了。但是等到晚上老公回來的時候,女兒卻哭著跟他告狀,說媽媽白天的時候罵她。
葉女士想要解釋,但是老公卻不相信,反而責怪她一個大人為什麼總跟女兒較勁。
這樣的次數越來越多,她和丈夫的矛盾也越來越多,甚至幾度到了要離婚的地步。
關鍵女兒還不僅僅在丈夫面前,在她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裡都是這樣的。
葉女士也曾經也很不解女兒為什麼會這麼做,結果她只是理所當然地來了一句:“因為媽媽不喜歡我,我也討厭媽媽。”葉女士頓時寒毛直豎。
因為抑鬱的原因,她有一段時間確實疏遠了自己的女兒。但這個期間她積極治療,好了之後就全身心地去照顧女兒了。但她沒想到女兒會因此而記恨自己,甚至用這樣的方式去報復她!
女兒天真的面容讓她不寒而慄,實在是不明白為什麼她小小年紀,心機就能這麼深?
其實不光是葉女士的女兒,大多數孩子都並不是父母眼中的“乖乖仔”,相反他們有很多“心機”的舉動。類似於栽贓陷害、胡說八道,亦或者是仗著小孩子的優勢無理取鬧,胡攪蠻纏。
這是為什麼呢?大多逃不開以下兩個原因:
1、認知混亂小朋友的認知十分混亂,他們分不清什麼叫做客氣話和真心話,甚至分不清想象和現實。
在6歲以前,他們的大腦正處於發展的時候,此時他們的想象力會很豐富,但卻缺乏基本的邏輯能力。所以,他們會輕而易舉地相信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並且堅定地認為這是真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4、5歲的孩子那麼喜歡撒謊的原因。
不過這種情況隨著大腦的發育就會有所改善。倘若孩子到6歲以後還有這個問題,那大多是父母教育的疏忽,沒有把他糾正回來。
2、趨利避害的本能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只不過成年人有道德感,知道什麼樣的行為是錯誤的,什麼樣的行為是正確的。
然而小孩子卻沒有道德感,壓根不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他只知道趨利避害。
所以大多數時候他們只憑本能去做事。比如說他們打碎了花瓶,他們會因為害怕接受懲罰,而自然而然地把錯誤推到別人身上,而不會去想這種做法到底對不對。
正因為如此,家長的作用才顯得如此重要。只有父母做好了正確的引導,他們才能逐漸形成是非觀,變得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