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
青島的冬天來了。
樹上的葉子都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就被今天的五級大風從樹上硬撕下來。
落下來的時候,竟然還是綠色,有些奇怪。樹下一個小男孩,也許也覺得奇怪。
他彎腰一邊撿著一片樹葉,一邊跟走在他前面的媽媽說:
”媽媽,葉子不應該黃了嗎?怎麼還是綠色的?“
媽媽回頭看了一眼沒有跟上來的小男孩,大聲地呵斥:
“快點,磨磨蹭蹭的,上學都遲到了……”
“可是媽媽,你不覺得奇怪嗎?”
“有什麼好奇怪的,你快點吧,破樹葉子有什麼好看的?!”
小男孩有些不開心,一臉不情願地跟上又快步走的媽媽。
我突然覺得好可惜,快節奏的時候,讓我們疲於奔命,都沒有時間帶孩子細緻地觀察大自然發生的變化,可孩子發現了,我們卻又否認孩子的感受。
我們總是有好多的話,來否認孩子的感受。而評判的標準就是“我們不覺得”。
細想一下,生活中是否你經常會說這樣的話:
有什麼好看的?
哪裡就累了?
磕破點兒皮就能疼成這樣?
……
兒童心理學中講:經常被否認想法感受的孩子,慢慢就會發展不出自信,尊重自我的能力。
長大後,有些孩子遇到問題會退縮,封閉自己,甚至討好他人,痛苦又委屈。
並且他也不會尊重別人,因為沒有學會尊重自己
那如何面對孩子的感受去正確地溝通呢?
舉例,假如孩子說:
”我不喜歡弟弟妹妹。”
否定孩子的感受:
弟弟是你的親人,你要愛弟弟啊。
有一天爸爸媽媽不在了,你倆是相互扶持的,碰到難處可以一同面對。
正確溝通方式,幫助孩子來面對他們的感受:
1.全神貫注地傾聽。
用“哦……”“嗯……”“這樣啊……”來回應2.他們的感受。
“哦,你不喜歡弟弟妹妹呀,這樣啊……”
2.說出他們的感受。
“是不是,覺得有了弟弟,媽媽就不愛你了?”
3.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
“那我們許個願,把他變成仙人掌吧。”
不要覺得這樣說,會把孩子慣壞了。孩子都是單純的,當確定媽媽也是很愛自己的時候,他們相反會更能接受弟弟妹妹,學會去接納弟弟妹妹。
所以,我們不要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而是幫助孩子去認識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