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寶寶的成長,就如建築物的堆砌,如基石不穩,即使堆砌再高,也是徒有其表,經不起吹打。

而寶寶發育的基石——爬、坐、翻、滾、站、走,在寶寶成長的頭一年,就陸續發育,就像小齒輪帶動中齒輪,逐漸促使機器運作。

寶寶空間感發育不良,易出現看反字、寫反字、書寫出格或寫不進格的情況,抽象思維能力、空間立體能力弱,將來學習幾何或開車都會很吃力。

然而一部分父母對於寶寶坐立和行走較為敏感,確忽略了寶寶學爬的過程,迫切想讓寶寶從坐直接過渡到站或者走的階段。這是不可取得,因爬行在寶寶運動發育過程中有著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作用。

爬行,是寶寶出生之後自己第一次主動的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寶寶逐漸明瞭與生活環境的立體空間關係。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能逐步清晰與床邊的距離、與桌腿的距離、能知道前面是哪些物品還要爬多遠、後面有什麼東西等。

因爬過時,寶寶會在腦中建立一張環境路線圖,當他需要回到起點時,會發現自己原來可以選擇不同的途徑回去,從而創造另外一張新的路線圖,寶寶的每一次爬行,都形成一次運動軌跡,寶寶在其中能產生相應的空間位置感覺,有效地提高了空間認知能力和空間協調能力。

同時,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眼睛不停的上下左右轉動,能幫助身體更加準確的判斷所在的空間位置,同時還夠鍛鍊眼球肌,為將來的聚焦打基礎,避免將來閱讀時出現跳行漏字等現象。

所以,早早學會走路並不是贏在了起跑線上,多爬打下紮實的基礎,才能在未來一直保持前列!

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男孩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