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感情,除了一見鍾情,其他都是慢慢培養而來的。細細品來,愛情可,友情可,唯有親情似乎有了歧義。
有人說母愛偉大,這個情感就是孩子出生後,媽媽與生俱來的。但這彷彿給一些慢熱的媽媽們背上了巨大的心理包袱,似乎孩子一生下來,作為媽媽就要跟機器人似的不自覺的要母愛氾濫。
而事實呢?
當媽媽們身心俱疲地被推出產房的那天,她就失去了自由。奶娃,看娃,半夜裡換尿布······有多少個媽媽又有多少次崩潰,然後又偷偷自我療愈。
極盡崩潰的時候,孩子哭,媽媽無能為力地也在哭。這時候的媽媽連自己都不愛,又如何愛TA人,孩子對於她更多的是份責任。
摒棄他人的眼光,做最好得自己
時代賦予了媽媽太多角色,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打得了小三,掙得了工資,教得了學習......聽起來,媽媽是多麼的偉大,多麼令人稱頌。
可是當自己成為一名媽媽的時候,這些個標籤有時候會讓我覺得,這是這個社會對我的深深惡意。
對比自己當初懷孕的時候,吉娜彷彿懷了個假孕。經歷過懷孕,才知路途多麼艱難,為了肚裡的寶寶,戒掉很多對寶寶不好的飲食;面板變黑;毛孔變大;體重不受控制的增長;身體一些器官由於子宮日漸增大也被擠出原來的位置,隨即的反應可能就是尿頻等尷尬的問題。
對於吉娜的孕姿這個話題,雖然一開始是讚美居多,但是越來越多的媒體也為更多平凡的媽媽們發聲,真慶幸世間還有清醒的人為此抱不平。
當你的另一半拿吉娜作為榜樣,“這才是孕婦的模樣”時,請你不要在意,因為畢竟你的另一半也不是楊洋的樣子。這個時代的審美畸形,不應該懲罰的是我們。孕育生命是神聖的,要學會愛自己。
世界這麼大,請給媽媽們容身之處
這裡並不是在肆無忌憚的宣揚女權主義,只是每個時代都會讓一個媽媽揹負著太多的無奈與心酸。
今年石家莊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人心裡又恐慌了起來,在調查確診病例的行程時,有一份“流調”讓人看了心酸不已:
確診病例62號,女,確診前每天都有外出,但是除了陪孩子看病,就是買菜,買飯,給孩子買文具。也許你會說這有什麼心酸的,這不就是日常生活嘛,但是我們來看一下下一個病例的行程:
她的老公,連續5天早起去網咖上網,中午吃頓麻辣燙,晚上回家,確診前除了窩在家,幾乎都在網咖中度過。
現在看來,更為這位媽媽感到心酸了吧,她的每件事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有了孩子之後,世間多了很多喪偶之家。臧克家有句話“有的人活著,卻已經死了。”用來形容這個現象不為過。
這些個媽媽們都曾是父母的掌中寶,為人父母的都不想自己的孩子未來這麼累,但是這個社會時常會陷入一個怪圈:當自己熬成婆時,有時候會為了兒子為難兒媳;當自己看著媽媽這麼辛苦後,對待自己的媳婦依舊苛責。
如若你是其中角色之一,請你多點反思,多點包容,用行動結束這種畸形的生活。人活世間不容易,何苦為難他人呢?
日子還長,想做什麼慢慢來
作為新時代的媽媽,我要學會把目光不止聚集在老公、孩子身上,我們需要把目光收回一些,放在自己身上。
張歆藝產後肥胖,被吐槽;馬伊琍因哺乳期拍戲,被網友吐槽形象太醜;但是又能怎麼著她們呢?現在她們又恢復到靚麗的身姿,既能胖也能瘦,堵住了眾多悠悠之口。
如果想要減去孕後的煩惱——肥胖,那就做個計劃慢慢來;如果與世界脫軌讓你煩惱,那就現在開始跟上時代的資訊;如果家庭拮据不得不依仗老公的工資,其實你也可以賺些兼職。
外界沒有什麼好讓你焦慮的,集中注意力,慢慢來,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蔡康永在《奇葩說》說過:“我特別心疼女生的,這一個處境就是,她一旦被套上媽媽這個頭銜的時候,此事是無法逆轉的。”有了孩子,永遠是母親,是再也改變不掉的事實。即使從一些法律角度改變客觀上的稱謂,但是感性上,媽媽的心已經不完全屬於她了。
如果可以,我真希望媽媽們可以拋棄社會上賦予媽媽的各種角色,做回自己,哪怕一天,哪怕一次。這個目標如果對你太難,那麼在此之前,媽媽們請學會愛自己,明白你值得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