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刷到這樣一個問題,揭示瞭如今部分家庭親子關係的現狀,明明相愛的一家人卻總是在互相傷害。
事情的起源是,一名初中生喜歡收集動漫手辦,已經買齊了28個,這對於他來說是非常珍貴的物品。父母在沒告知他的情況下,將十多個手辦送給別人了。
當孩子發現手辦少了後問父母其中的原因,父母才告訴他實情,然後對孩子說:你已經長大了,還玩什麼玩具?要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聽到父母這樣說後,孩子既委屈又生氣,他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也不理解自己,在他面前總是高高在上的樣子,內心積壓的情緒爆發了出來。
於是手辦被父母送人後,孩子找出父母珍藏的茅臺酒並倒掉,並聲稱:他們不尊重我喜歡的東西,我也要毀了他們珍藏的東西。
這件事情看起來是孩子在和父母置氣,但背後存在的矛盾已經很深了。孩子經歷了失去手辦的痛苦和傷心,轉身用同樣的方式讓父母體驗這種感覺。金錢上的損失還是小事,親子間的隔閡越來越深才是大事。
也有人在批評孩子買手辦是亂花錢,對不起父母辛苦賺錢。說他性格極端報復心強,是個不知感恩的孩子。
討論聲越來越大,一時間無法判斷他們究竟誰對誰錯,但這種親子互相傷害的場面真的很多,包括身邊的人小時候也會經歷類似的情況,只是很少有孩子會反駁回去。
這種親子關係不是良好的狀態,把對方喜歡的東西送走、扔掉,只是矛盾的爆發點,問題的根源在於平時生活中。
為何最親近的親子關係,最容易出現矛盾?最親近的人往往深知彼此身上的弱點和痛點,可他們沒有選擇去保護對方,反而利用這些弱點來互相傷害。
父母和孩子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不僅有著血緣的關係,還有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之恩,為何摯愛的親人卻最容易出現矛盾呢?主要在於親子相處的方式上。
1)家長和孩子的關注點不同
前面提到的家長送掉孩子的手辦的事情,讓我想起了毀掉喬英子樂高的媽媽。
可能在父母眼中孩子的一些喜好和收藏是影響學習的,家長不希望孩子受到任何干擾,所以急於讓孩子放棄這些愛好。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喜好反而是他解壓放鬆的方式,無奈家長不相信、不理解。
家長關注的是孩子學習與發展,孩子關注的自己的愛好,和曾經付出的時間和精力。
2)解決問題的方式太粗暴
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再不寫作業就把你玩具扔了!這個破玩具扔了吧!送掉孩子手辦的父母,他們或許是擔心孩子亂花錢、或許怕玩手辦分散孩子精力,想讓孩子能夠做一些正事。這從父母的角度出發看是為孩子好,但他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妥當。
不經孩子的同意將手辦送給別人,就像是大人在工作中被人盜取了勞動成果,也可以形容成媽媽買到漂亮衣服被別人穿走。
一件事物的價值和重要程度,取決於主人公對他的重視程度,手辦在家長眼中是破玩具,卻在孩子心中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所以孩子最後才會用同樣的方式倒掉父母珍藏的茅臺酒。
茅臺酒價格或許比手辦貴很多,但這兩件東西的價值在各自心中都是不低的。如果父母能提前和孩子打聲招呼,或者商量著讓孩子把手辦收起來一段時間,相信結局都會比這好一些。
3)家長和孩子的“權利”相差太多
在家庭教育中最常出現的一個問題,是家長認為孩子是沒有“權利”的,孩子就是要順從家長。
因為在孩子成年之前花的所有錢幾乎都來自於家長,所以家長預設孩子沒有權利花家長的錢收藏自己喜歡的玩具,什麼事情都要順從家長,甚至在這個家裡沒有發言權。
但隨著孩子的年齡在增長,他更希望父母能夠尊重自己,所以當自尊心被踐踏時會選擇極端的方式,可這並不是他們想要的結局。
糰子媽心裡話:
家長和孩子需要一同成長,無論大事小事能夠坐下來好好商量,就能減少矛盾發生。
【今日話題】你怎樣看文章中的孩子和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