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中,家裡是獨生子女的佔了很大的比例。加上隔代的寵愛,孩子成了家裡的寵兒,父母是愛孩子的。想要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孩子會被父母慣壞。最後成為眾人眼中的熊孩子。
父母愛孩子,一樣需要有底線。毫無底線的愛只會養出熊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會發現孩子身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不去重視,反而對孩子進行維護,最後受到傷害的只會是孩子。
幫助孩子改正過失
當有一天你發現孩子身上出現了你始料未及的問題。有可能是出口的髒話,有可能是惡意的動手,這些問題出現的猝不及防。卻對孩子的成長有深遠的影響。父母看到孩子的過失時,就要幫助孩子改正,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一次,華華帶他的同學到家裡玩。爸爸無意間聽到華華說了一些髒話,當著同學的面,爸爸沒有說什麼。等到送走同學後,爸爸把華華叫到跟前,嚴肅的對華華說:“華華,你什麼時候學會說髒話了?爸爸不是告訴過你,不要說髒話嗎?”
“我們同學都這樣說,而且不說髒話就不是一條好漢。”華華解釋道。我不管別人怎麼說,我的兒子很優秀,是不能那樣說話的。”爸爸堅決的說道。華華低下頭不再說話,爸爸心平氣和的說:“兒子說髒話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一個人的前途很有可能會毀在一個壞習慣上,你也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髒話連篇的孩子吧?”華華認真的點了點頭,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案例分析。
華華的爸爸發現了華華的過失,很快就幫助孩子進行改正。有些父母會認為這是小問題,不在意,但是時間久了,小問題往往就會成為大問題。華華的爸爸對於華華的教育一點兒也沒有忽視,對華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及時的糾正了華華的壞習慣。
面對孩子的過失,父母要做到幫助他們及時改正。可以引導孩子去控制自己的情緒,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發洩口。孩子的過失可能是一時的,但是有些影響會持續下去。所以父母在這個時候,不能再溺愛孩子,而是要幫助孩子改正過失。
原則問題不能容忍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寵愛達到了極致,生活中的事情都順著孩子的要求,孩子說要什麼,父母就給什麼。以至於孩子成了家裡真正的無法無天的小霸王。很多時候,孩子因為父母的寵愛,漸漸變得驕傲自大。等孩子走向社會,面對外界的環境一時間不能適應,最終會受到來自社會的教訓。
小明是家裡的獨生子,爺爺奶奶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所以對於小孫子一直很是疼愛,覺得小明是家裡的獨苗就該寵愛著。爺爺奶奶對於小明的要求幾乎有求必應。不管小明犯了什麼錯誤,爺爺奶奶都說沒事,孩子還小。於是小明的性格驕橫跋扈。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東西,只要是自己喜歡就搶過來。好幾次爸爸媽媽都教育小明不能這麼做,但是小明的爺爺奶奶卻總是維護小明。等到小明上小學的時候,媽媽以為這種現象會稍微改善一下。但是後來發現這樣的情況根本改善不了,因為小明從小養成的習慣。讓他在小學很難適應,有一次,媽媽上班的時候接到了小明班主任的電話。說是小明打傷了同學,嚇得媽媽趕緊到了學校。去了之後才得知是因為小明看上了同學的新玩具,想要玩一下。但是同學不給,於是小明就直接把凳子扔了過去。結果誤傷了一旁的同學,媽媽很是吃驚。小明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嗎?當時媽媽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嚴肅地對小明的行為進行整改。在這樣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媽媽覺得有必要。讓小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案例分析:
因為過於溺愛,導致了小明的性格很是囂張跋扈。從一開始的小問題,到後來的大問題,小明最終惹下禍事。也是預料之中的,因為父母愛孩子,隔代愛孩子。在家庭的無底線愛孩子下,才導致了小明現如今的樣子。
孩子需要愛,但是不能無休止的給孩子愛,更何況還是沒有任何底線的愛。但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當父母不去糾正孩子的錯誤,孩子最終會犯下很嚴重的錯誤。等到最後出了事情父母才後悔莫及,所以不如一開始就有原則的去愛孩子。對於孩子犯下的錯誤,有些可以包容,有些錯誤必須要讓自己孩子去承擔。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得到教訓。
在規矩中愛護孩子
愛護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也是天性,沒有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愛孩子的過程中,更要注重規矩,疼愛孩子不是認孩子胡作非為。疼愛孩子也不是無底線的包容孩子,愛孩子要有規矩。要讓孩子在規矩中成長,只有這樣才是真正對孩子好。是為了他們的未來著想,為了他們的人生著想。父母應當在生活中教會孩子如何成長,疼愛孩子。更多的是要帶孩子見識更為廣闊的天地。更要用心的和孩子進行溝通,關注孩子的心理。關注孩子的安全,愛孩子不需要父母無底線的付出。而是要教會孩子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