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昨天

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請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草案出現了許多引人矚目的內容

受到全民熱議

瞬間被頂上微博熱搜第二名

不少家長對此表示不解和擔憂

該草案提及“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會不會過於絕對化了?

這樣一來,家長或其他監護人

是不是就拿“熊孩子”沒辦法了?

打肯定是打不得,罵也罵不得

不理不睬好像也不太行

那應該算“冷暴力”……

這可怎麼辦?

別急,聽小翌來分析看看吼

▼▼▼

什麼叫家庭暴力?

小翌注意到家庭暴力一詞

那到底什麼才得上家庭暴力呢?

小翌特地去查了《反家庭暴力法》

根據它裡面對家庭暴力的定義為:

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

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

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人大雖然以草案的形式,

規定了不允許家庭教育中

出現對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

但是對於未成年人的懲戒教育又該如何處置?

對於家庭暴力在精神上的摧殘

又該如何認定?

對於父母對於未成年人的經濟制約

又該如何解決?

這個法的本意是好的

但是對於其中的家暴的規定

在操作上小翌覺得難以界定

儘管它的目的在於

用法的強制力和規範性引導家庭教育有序地進行

從而彌補有的家長在教育中的缺失

以及一些家長對孩子的

過度溺愛所產生的兩個極端!

但是這些家庭教育的誤區一直存在

也在不經意間時常發生

防不勝防

那麼家庭教育的誤區到底有哪些呢?

家庭教育誤區有哪些?

家庭教育

對孩子養成良好性格和健全人格至關重要

但是父母在家庭教育常常走偏

比如輔導作業時經常無法控制情緒

當然,對於熊孩子

適當的“懲戒”也有必要

總體上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容易走入這些誤區:

關愛不夠

一些父母感情不和

經常吵架,言行粗魯

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和照顧

會傷害孩子的自尊

還會使孩子變得易怒、心煩意亂、

性格孤僻、不合群

影響孩子以後與人相處的態度

有的父母

會以自己的喜怒哀樂

決定對孩子的教育情緒

幸福的時候就對孩子抱著親熱

一切都很滿意

不幸福時就對孩子冷淡

不聞不問

這很容易讓孩子顯得神經質

冷漠,喜怒無常

在和其他孩子交往時變化無常

期望過高

父母的心態決定孩子的成敗

如果過分強調孩子的成績,往往事與願違

“考不好就打你。”這幾個字常常使孩子心理更緊張

一緊張就什麼都忘了

這還能考好成績嗎?

事實上,成長是一個過程

父母應該關心孩子的每一個過程

而不僅僅是關注結果

以平常心來培養平常人的品質

過度保護

尊重兒童不等於縱容

關愛更不等於溺愛

家長過度的溺愛

會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他們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他們想要的就應該得到

這一自我中心的生活觀念

使孩子在進入社會後

一旦受到一點挫折就會萎靡不振

產生抑鬱、人際關係敏感、適應不良等心理障礙

有的家長總是在孩子身上找麻煩

一旦發現他們有這些問題

並沒有及時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只是不斷給他們物質上的補償

如此日積月累,兒童的心理狀態逐漸惡化

一系列的心理問題隨之而來

眼下

大多數孩子的寒假已經開始,

孩子、父親、母親的“三國戰”也將開幕

不妨這個時候

好好想想

該怎麼正確教育孩子?

8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用3500款兒童塗色填色卡,培養孩子專注力,可列印,快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