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此感到非常痛苦,同時也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感到迷茫。因為父親暴力的教育方式,他形成了膽小自卑和敏感的性格,而且由於長期處於被父親攻擊的狀態,他總感覺所有人都對他抱有敵意,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和社交。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這種關係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01 孩子是父母的複製品
為什麼孩子喜歡模仿自己的父母?
孩子學習父母的樣子,是出於迎合父母,想獲得父母的身份認同。
這有點像“討好型人格”,剛出生的嬰幼兒,因其不具備獨自生存的能力,會出於求生本能,主動迎合養育者,從而試圖獲取生存所需的關愛和物質。這種現象,作者奧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中解讀為人質情結,又名為“後代斯德哥摩爾效應綜合徵”。
父母會直接或間接地透過言傳、身教、身份認同的方式,告訴孩子,什麼才是“正確”的到為人處世方式。簡單地說,就是孩子會偷偷觀察父母的言語、行為來學習父母的樣子。為人父母,說的話,做的事,都會成為孩子的榜樣。
心理學家透過大量的案例追蹤發現:若父母的婚姻長期不幸,未來孩子的婚姻大機率也是不幸的,因為孩子從未習得幸福婚姻的經營方式,他學到的更多的是製造不幸婚姻的方法;如父母長期與孩子不合,那麼孩子大機率也處理不好與社會人的關係,同樣是因為孩子沒有從父母身上習得正確處理社交的方式。
同樣的,那些不具備“愛”的能力的父母,大機率也無法撫養出懂得去愛的孩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長期處於缺愛的狀態,會滋生出一種“我不配得到愛”的無力感,與此同時而來的,還有低自尊,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有的人甚至會形成討好型人格,不斷放低自己的身段,一味去迎合他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缺愛的姑娘在感情之路上總是不順的原因,她們總是擔心自己的價值配不上對方,在一段感情裡總是委曲求全甚至毫無底線,而這種自我感動式的無底線的付出會讓對方覺得沉重和道德綁架,加速了對方的逃離。
用暴力去養育孩子的父母大機率也會得到一個同樣有暴力傾向的孩子,有的父親長期對孩子進行家庭暴力(這裡的家庭暴力指的是肢體暴力和冷暴力),孩子若長期處於打罵中,長大之後會覺得自己懦弱無能;而長期被冷暴力對待的孩子,長大以後在處理和伴侶孩子之間的關係時,也會選擇同樣的方式,因為他們原生家庭的父母沒有教會他如何和家人溝通。
02 童年幸福已然缺失,我們是否還有重新獲得幸福的可能?
心理學上有一個可怕的定律,你越討厭一個人,證明他身上有和你相似的人格特質,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一邊抱怨著自己的原生家庭,抱怨著他們父母的不合理行為模式,卻像中了魔似的,最後活成了曾經的父母。
所以,與其活在過去的傷痛裡,我們倒不如重新找到另一種可能:如何找出問題的源頭,找到改變自己的方法?
1 覺察自己的感受
當和父母相處不舒服的感受出現時,停下來問問自己,為什麼?
試著按照這些引導往下做:
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情緒識別),
父母的什麼動作引發了我這個感受(識別情緒源),
這樣的情緒是否對我造成了傷害(正視自己的感受)。
2 嘗試將情緒表達
很多人與父母關係惡化甚至疏離,源自於雙方的不理解,
你無法理解父母對你所做出的傷害,父母無法理解你的想法,
因此,在爆發問題時,嘗試將自己的感受說出口。
可採用“非暴力溝通法則”中“闡述行為+表達感受”的模式:你剛才的xx行為讓我有了xx的感受,對此,我希望我們以後能用xxx方式去解決問題,這對我們雙方都有xxx的好處。
3 認同父母也有不幸的童年
我們的習慣和行為方式大多是從父母那裡潛移默化來的,我們的父母亦然。父母已經在他們認知和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了,他們也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他們對你的傷害在他們心中或是是他們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當你站在這樣一個維度去理解他們的時候,你的內心會釋然很多。
4 停止自我攻擊 接納自己
不管現在的你對自己有多麼不滿意,都請停止對自己的攻擊。
很多人受到批判式教育的影響,總是對自己感到不滿意,不斷地能在自己身上發現各種各樣的缺點;還有的人喜歡向內歸因,事情搞砸了,全都是因為自己造成的。
這兩種思維模式只會把我們拖入人生的深淵裡。
嘗試著去做一些自己擅長的事情,不要去和別人做比較,你永遠不會知道,在你攻擊自己一無是處的時候,也有人羨慕著你身上的閃光點。
5 遠離負能量的圈子
什麼是負能量的圈子?
對你不友好的,攻擊你的圈子,就是負能量的圈子。
人生很短,我們要和舒適的人呆在一起,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是有人接納有人愛著的,而這,會成為你生命當中源源不斷的勇氣和能量。
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依然可期。上天安排你擁有一個不太幸福的童年,或許也在賜予你人生當中的另外一筆財富。他告訴你,努力去愛自己,去習得愛的正確表達方式,讓你的孩子擁有一個更加幸福的童年。
親愛的,別活在過去,未來的幸福,才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