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患者情況

性別:男

年齡:5歲7個月

證型:寒熱錯雜 氣陰兩虛

刻下症:患兒精神佳,體力可,生長髮育欠佳。出汗多,運動後尤甚,手腳出汗多溼潤,秋冬手腳涼。食慾可,不挑食,無腹脹。脾氣急,性格內向,怕生。大便3-4日/次,不成型,小便正常。

既往史:新生兒黃疸、支氣管肺炎、幼兒急疹

家族史:無

病症分析

很多家長認為內分泌的概念對他們的孩子來說為時尚早,但其實在當代,塑膠、重金屬、空氣汙染物攝入孩子身體,都會成為干擾正常內分泌的因素,孩子青春期的年齡正在逐漸提前。我們在臨床上接收的患神經內分泌失調的小患者在逐年增多,患者的年齡也在下降。

醫案詳情

這個孩子媽媽是青島人,爸爸是廣東人,大部分時間都在青島生活,媽媽全職帶娃。

孩子出生的兒童醫院提倡第一口奶是母乳。“當時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要餵奶粉,被護士阻止過,要求讓孩子一直吸母乳奶頭。沒有喝奶粉的好處可能是小時候沒有長溼疹。”出生3天內面板測量黃疸值17,兒科醫生說黃疸值高了會傷大腦,在醫院照了兩次藍光,出院時經皮測試降到12,出院的醫囑是服用茵梔黃繼續降黃疸。

“家裡請的月嫂也一直說她的經驗,要吃茵梔黃退黃疸到7才能出月子,打疫苗。”孩子吃了一個月的茵梔黃,在6個月加輔食之前,大便一直稀,有奶瓣。

10個半月的時候,同住的孩子外婆感冒了。“當時沒有意識到是流感,沒有做好隔離措施,還去打了疫苗,晚上開始發燒,用了一次泰諾林,第二天退燒後開始咳嗽”。後來發展成了支氣管肺炎,在門診吊水7天后,又吃了一段時間的頭孢丙烯才算好了。

1歲7個月,孩子爸爸帶著去遊樂場,沒有穿襪子,被扎破腳趾。第二天身上起了一堆大的紅疙瘩,醫院診斷是過敏,吃了西替利嗪口服液,擦了外用的藥膏,又用藥水泡澡之後才好。

2歲那年春天,連著發燒三天,最高39.2,“自己會出點汗降0.5,過一會兒又到39,然後又出點汗,醫院驗血是病毒性的,說是流感,醫生說這麼大了一般不會小兒急疹,吃了一次奧司他韋,發燒39度的時候晚上吃了一次泰諾林,第二天吃了一次美林,然後推拿降溫”。三天後退燒出了疹子,才知道是幼兒急疹。那段時間舌苔厚膩,推拿了半個月恢復正常。

2歲4個月,和媽媽分開了,在外婆家用傳統的老辦法斷奶,“但是沒有母乳他就不睡覺,有時候熬到晚上半夜也不睡,即使睡了一兩個小時又醒了,下半夜就不睡了。這樣折騰了好幾天,孩子上火嚴重”。半個多月後開始咳嗽,有痰,發燒最高38度,沒用退燒藥,推拿降溫一天退了,醫院驗完血,診斷是急性支氣管炎,喝了一次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然後在少商穴放了一次血,咳嗽輕了很多,後來又連續推拿了幾天痊癒。

2歲6個月,那段時間家裡樓下鄰居裝修,睡午覺時被電鑽聲音嚇哭,晚上睡覺大喊大叫,尋了治療驚嚇的方子,又推拿艾灸了一段時間。

2歲7個月又感冒了,打噴嚏流鼻涕,不發燒但是咳嗽,刮痧+推拿兩次,後來不方便推拿,吃了四天百蕊顆粒好了。

2歲8個半月,孩子跟著媽媽去火車站接姥姥,“傍晚,火車站在海邊,天氣冷,風比較大,當時忘記跟他說風大不要說話,嗆了冷風到肚子裡。”到了晚上,孩子半夜醒來肚子疼,吐了一點白色沫沫又睡了,有點發燒;到早上又吐了白色沫沫和很多綠色的水,肚子不疼,燒也退了,但是過了一會又開始發燒。低燒沒有吃藥,開始推拿,後來出現了鼻涕和輕微咳嗽,沒有吃藥推拿一個周好了。

“因為那段時間經常生病,推拿的醫師說是正氣不足,要吃點有營養的,一週吃一次肉太少,建議喝骨頭湯,饅頭蘸蒸五花肉湯吃。”孩子照著吃了三天以後,早上起床說肚子疼,淺咳兩下有點乾嘔,“提到吃的東西也會有點乾嘔,不愛吃飯,看到飯就有點乾嘔,大便之前會說肚子疼,排完就不疼了,小便少而黃,苔少舌紅,推拿加艾灸肚臍一週後,有天開始放屁,一整天放了很多的屁,之後食慾開始恢復正常,第二天排了很多淺黃色的不成形的大便”。從這以後,孩子大便一直不成形,大多數時候後面部分是爛泥巴一樣的糊糊便,有時候是從頭到尾都不成形的,粘屁股不好擦乾淨,有時候粘馬桶,從這之後一直時不時地睡覺磨牙,風寒感冒頻繁。

3歲7個月開始上幼兒園,前兩個周不適應,在幼兒園哭得滿頭大汗,老師帶到操場玩著涼了,打噴嚏流鼻涕,推拿,居家清淡飲食一週好了。幼兒園上了一個月之後,食慾不好,大便稀,發燒最高38.5,開始咳嗽有痰;再一個月是感恩節,當天下午吃了幼兒園感恩節活動的餅乾,上面有彩色糖霜,傍晚開始拉肚子,“拉肚子前說肚子疼,拉出來就好點,一共拉了四次,發燒37度多,能自己出汗降一點,還有點想吐的感覺,但沒吐出來”。

3歲10個月,有一天下午從幼兒園回來就開始發燒,大便像拉肚子那樣稀,但只是一天拉一次,燒了5天,去醫院驗血是支原體弱陽,吃了三天阿奇黴素和益生菌,丁香開胃貼,在中醫科貼了腳底,耳尖放血一次,背部拔罐兩次。

4歲那年春節,孩子腳趾癢,不停地抓,之後腫起來,醫院診斷是被無毒昆蟲螯咬,吃了三次氯雷他定,和外用藥膏。

……

諸如此類,孩子經常感冒發燒,流鼻涕,喉嚨有痰,每天吃飯後因為有痰清幾下嗓子;大便稀,稍微吃壞點東西就肚子痛;還起過蕁麻疹和手足口病,“疹子消了以後全部脫皮,一個多月才好,有幾個手指和腳趾的指甲都重新長了一遍。”

因為疫情在家裡宅了兩個月,孩子不能出門,天天在家喊“無聊”,心情不好。大人也浮躁,有時候會訓斥他。“特別是爸爸在家辦公打電話的時候,他在旁邊搗亂,經常被吼。有天被爸爸狠狠兇了一頓並打了兩下,第二天開始清嗓子變得頻繁,一直都停不下來”。媽媽查了資料,覺得應該是驚嚇引起的抽動症狀。“我和爸爸也意識到了自身存在的問題,孩子本來就是容易受驚嚇的體質,之前也受過幾次驚嚇,又哭又鬧。要營造和睦有愛的家庭環境,大人要盡力剋制自己的情緒。”

看診之前,孩子現在的情況是睡眠不好,入睡困難,“除非很累的時候會秒睡,大部分時間也要15-20分鐘才能睡著。睡前有時候會躺在床上翻騰,哼唧一些他不開心的事情,比如今天幼兒園寫數字太難了,我明天不想去幼兒園。”磨牙,容易驚醒;大便3天左右一次,最長的7天才排一次,排便時間長,10-15分鐘才能排完,大便量很多,顏色深,臭味重;手腳汗多;不長肉不長個,身高比中位數差3CM,但是體重差距大。脾氣大,愛哭鬧,注意力不能集中;不會主動和小朋友玩,在幼兒園也愛和老師互動;喜歡運動,但是會喊累,坐著的時候喜歡找東西靠著,有時候和人對話的時候會有“呃…呃…”的語氣詞。希望得到解決。

黃博士診斷

這個孩子吃了涼性的水果之後有腹瀉的情況,孩子媽媽就以為孩子身體偏寒,不再給寒性的食物吃。也有堅持推拿和艾灸。但我們講過,小孩的體質往往比較複雜,寒溼交替、虛實夾雜。而根據媽媽的描述,小孩睡覺出汗,入睡困難,身體還是有熱,舌苔發紅,是典型寒熱錯雜,氣陰兩虛。

建議孩子明顯的過敏症狀,食物敏感也需要注意。清淡飲食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但同時也要規避過敏的食物,以免食物敏感造成腸胃炎症或者其他症狀。

III度敏感的麥芽和II度敏感的雞蛋、青椒在規避的同時,還需要留意同時規避交叉感染的食物,I度敏感則不需要。

8月份孩子看著的時候,營養元素鈣、鎂、鋅、磷等都比較缺乏,維D也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這跟孩子頻繁生病,腸胃吸收不良有關。

經過5個月的調理,孩子的維D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營養吸收開始走上正軌。後續就可以用中藥進行調理。

醫案分析

中醫學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為氣血化生之源。脾胃功能異常可引發身體多系統的疾病,影響生長髮育,檢測發現,患兒存在食物腸道過敏的問題,長期腸道免疫反應,抗原抗體複合物反覆刺激,可致腸黏膜受損,通透性增加,引發腸漏,使食物中營養不能被完全吸收,生長髮育缺少營養物質基礎。需先避開慢敏食物,預防腸漏的發生。患兒夜間睡眠不安、磨牙、盜汗症狀與胃腸道菌群紊亂,SIgA超標背後的炎症、壓力、營養狀況、負面情緒等多種因素有關。

行文最後,老生常談:中醫辨證論治,文中案例部分的建議僅僅適用所舉例的小患者。體質、病因明確之前,萬勿套用。

6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這4種孩子最愛的冬季水果,吃不對很可能致命!正確吃法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