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蘇格拉底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雕刻師,在蘇格拉底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父親正在雕刻一隻石獅子,小蘇格拉底觀察了好一陣子, 突然問父親: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的雕刻師呢? ”

父親說:“以這隻獅子來說吧, 我並不是在雕刻它, 我是在喚醒它! ”

“喚醒? ”

“對,獅子本來就沉睡在石頭裡, 我只是把他從石頭裡解救出來而已。 ”

這則簡單故事裡,蘊藏著影響億萬孩子未來的教育箴言:教育的智慧在於發現和喚醒,而不是塑造。每個孩子都應該有TA未來該有的樣子,就像一塊美玉藏在石頭裡,父母會有發現的眼睛,發現孩子該有的樣子,然後喚醒TA,強大的內驅力會幫助孩子成為TA該有的樣子。

我們有沒有想象過自己孩子未來的樣子?

我們會用哪些話或者詞,來描述你希望的孩子的樣子?

有一部帶有奇幻色彩的電影,《蒂莫西的奇異生活》,開篇就有這樣的橋段,吉姆和辛迪夫婦,青梅竹馬又結為夫妻,恩愛幸福,但因為一直沒有孩子,給家庭生活帶來了煩惱,兩人試著做這樣的遊戲,描述心中孩子的樣子,並寫在小紙條上,有“心地善良”“像鮑勃叔叔那樣幽默”,有“誠實”、“坦誠面對錯誤”、“會搖滾”、“是拿著鉛筆的畢加索”、“樂觀”、“懂得愛與被愛”,還有“踢進決勝球”,寫完的小紙條被放在鐵盒子裡,然後埋在了院子裡。

在一個雨夜,電閃雷鳴,奇蹟發生了,一個滿身泥漿的小男孩出現在家裡,腿上長著樹葉,看到吉姆和辛迪叫爸爸媽媽,吉姆急忙跑到院子裡,發現埋小紙條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大坑,原來這孩子是上帝送來的。

回顧一下吉姆夫婦寫在紙條上的內容,涉及到品行、性格、愛好、愛的能力,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嗎?都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指什麼,智力因素指什麼,有什麼不同?

智力因素是指觀察力、 記憶力、 思考力、 理解力、 想象力;非智力因素是指情感、動機、興趣、性格、意志、習慣。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對人生髮展產生的影響大得多,也就是說,傑出者與平庸者最顯著的差別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影響。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都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都強調全面發展,但由於學校對升學率的片面追求,造成資源和精力在智力因素上的過度傾斜,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被忽略,也許學生們考分高了,但學習意願卻在下降,長遠看絕非好事。

人生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跑,以百米的速度跑馬拉松是跑不下來的。老師不會去跑馬拉松,因為他們只負責一段時間,比如一個學年,學生升級就交給下一段的老師,所以老師用跑百米的策略就是最佳策略,在自己負責的這一段時間結束時學生有好成績,就是優秀教師,未來事有未來老師解決。 所以,我們一定要清醒地意識到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務必要重視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萬萬不可忽視。

想一下我們希望的孩子未來會是什麼樣?

有沒有這樣的目標:考個好大學,進個好單位,有份好工作。我想一定有,而且為數不少。聽起來很美好也很實在,可這是一個孩子的人生目標嗎?不是,不應該是。

家長的教育目標對孩子至關重要,門往哪裡開,人往哪裡去,父母的觀念就是孩子的一扇門,深刻影響著孩子的未來,要知道:人一生的底色是在原生家庭完成的,未來無論描繪出怎樣的五彩繽紛都會受底色的影響。

教育最大的底氣是愛,而父母擁有世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還擁有比孩子多得多的人生經驗和智慧,經驗要傳遞給孩子,智慧要讓孩子領悟,這本是天性,初心無可厚非,但結果卻可能差之千里,這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是教育目標是否是以孩子為中心的發現和喚醒。父母對子女的愛應該是最純粹的,紀伯倫有詩云: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透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每個生命都應該有獨立的人格,不應該把我們的人格凌駕於他們的人格之上,不應該因為我們給了他生命,就要求他來完成我們的夙願。父親踢球沒有成為爺爺的驕傲,於是就努力訓練孩子踢球,媽媽在姐姐面前自卑,就想透過兒子的優秀表現找回面子,產生這些過度期望,是吉姆和辛迪想塑造一個他們心中理想的孩子。

蒂莫西腿上有很多綠葉,每一片的掉落意味著孩子的一次人生體驗,他體驗到了愛與被愛,體驗到了親人離世、真實表達、嘲笑、人生挫折,體驗到了家庭責任。當最後一片葉掉落時,他就要離開了,最愛的人要離開,該是多悲傷的事,愛不應該在一起嗎?不應該相聚團聚不分離嗎?可這世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父母對子女的愛的目標,卻是分離,孩子總要走向獨立,會作為獨立的個體,去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獨立面對這紛繁複雜瞬息萬變的世界。

孩子來到我們身邊時,我們很多沒有準備,就直接晉升為“父母官”,如此重要崗位竟然免考核,先晉升後學習,動力也不足,因為不學習不會被“開除”,這崗位,終身制。

孩子遲早要離開我們,

我們遲早也要離開孩子,

我們準備好了嗎?

孩子準備好了嗎?

3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父母在教,倒不如說更多的是孩子在教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