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臨省河北與其他地區疫情加重,幼兒園放假也提前了。大部分家長會認為這是神獸歸來的時刻,可是對於我來說卻是比較高興和激動的。其他孩子上幼兒園基本上都是一整天都會待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吃飯睡覺,上午古詩兒歌,下午手工畫畫。可是呂辰今年從六月份疫情結束上幼兒園開始,就基本上只上半天課了,中午接回來,當然主要考慮這麼三個原因,第一是考慮到幼兒園的整體服務是非常差的,孩子又不怎麼會表達,在幼兒園時間久了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影響(當然也可能是我們作為父母自身的焦慮);第二是孩子在幼兒園根本吃不飽飯,從體重上就能看出來,曾嘗試過幾次連著幾天中午不接,孩子體重掉秤嚴重,所以中午接回來還能好好吃頓中午飯。有一次中午接出來直接準備去文瀛湖玩兒,結果路上便吵著肚子餓要吃飯;第三,給呂辰報了幾個課外班,有感統班、體能班和李老師那裡的認知課,這些課基本上都安排到了下午,所以中午需要把他接出來。
從九月中旬開始,呂辰便陸陸續續不去幼兒園了。九月份的時候帶著孩子去青島旅遊了一週多,十月份和十一月,連著兩個月高燒了三次,每次都要病一個星球,再養一個星球,所以基本上都是在家裡了,在幼兒園的時候屈指可數。
所以我們基本上已經習慣了孩子在家的感覺,至少我的感覺還是比較踏實的,只要孩子去了幼兒園我就開始焦慮,會擔心很多事情,所以幼兒園提前放假,我還是比較開心的,但是焦慮也有。想要帶呂辰去哪裡玩兒呢,總不能每天在家裡待著,畢竟孩子總要接觸外界的;但是現在疫情比較嚴重,又不敢帶他去人多的地方,所以每天都在愁這個事情,“帶孩子去哪裡玩兒呢?”正在焦慮之時,武新傑要來住幾天,真是太好了,呂辰終於有了玩兒伴了。正是這幾天,呂辰語言的進步飛速發展,我們大家都興喜若狂。
在和哥哥玩兒的過程中,總會說出平時說不出來的話,包括玩兒玩具的時候大聲指著哥哥說“你不要動,停下來,這樣玩兒,哥哥我們一起玩兒吧”等等的話語,當然以前也說,但是現在發展迅速;玩兒的比較瘋狂了,運動就會增多,吃飯也比以前要好很多。為了增加孩子的運動量,昨天一起去玩兒滑冰,今天上午去公園,下午去了圖書館,所以晚上吃飯也香了。在圖書館遇到工作人員都會禮貌地奶聲奶氣地打聲招呼“你好!”工作人員笑著說“你要幹什麼去啊?”呂辰回答“我要去看書!”
說起看書,呂辰是比較喜歡看書的,也能坐的住,有時候能夠連續看半個小時的書,其實有很多成年人都達不到這個時間量,這是我比較欣喜的好習慣。從孩子一歲左右開始,我和我媳婦兒就開始給孩子讀書了,有時候讀書時間久了,實在讀不動了,但是呂辰卻精神奕奕,曾有一個時期我們開始藏書,儘量減少讀書時間,但是孩子喜歡,所以把看書這個習慣儘量給孩子保留下來。再加上我把電視機給藏了起來,又把玩具進行了整理,只留下極少量十分珍愛的,但是玩兒時間久了還是會感到無聊,經常打電話的時候跟我說“在家好無聊啊”。因為電視機或手機以及一大堆玩具,都是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因素,自從收了電視機,他打發無聊只能依靠那一大堆繪本,很多很多的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