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世界上有一種幸福叫做當爸媽,可也有一種心酸叫做家有“熊孩子”,孩子熊起來,你是氣還是不氣?打還是不打?

這不,昨天晚上十點多接到兒子班上一個媽媽打來的電話,問她家孩子有沒有來我家找我兒子玩?很晚了,孩子還沒回家,帶的手機也關機了,聯絡不上孩子。

直到今天早晨,這位媽媽還在班級群找孩子,看來孩子是一晚上沒回家呀。想想換做任何一個父母,一個10歲的孩子說出去玩,一晚上不回家,還電話關機,哪個父母能不著急,不上火?

直到中午,找孩子的家長在班級群裡說孩子找見了,熊孩子到另一個同學家裡去玩了,對方家長不在家,於是兩個孩子一塊玩,晚上沒回家。

萬幸,虛驚一場!孩子平安無事。這位媽媽說當她找了一晚上、擔心了一晚上,找到孩子的那一瞬間,情緒爆發了,狠狠地把熊孩子揍了一頓。

一部分家長認為:應該正面管教,不能動手打孩子。

一部分家長認為:陪孩子寫作業時,熊孩子做出出格的事時,很難控制住,一點不打不可能。

我覺得吧,說不能動手打孩子人,可能還沒當父母,或者說孩子還小,沒到上學的年齡。

就拿我來說吧,以前我也在心裡想,“棍棒教育”應該淘汰,動手打孩子是很差的教育方式。我要做一個溫柔的媽媽,要正面管教,當孩子做錯事時、調皮時,要給孩子好好講道理,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了。

可自從兒子上了小學後,我發現我一切的美好願望地破滅了。陪孩子寫作業時,看著孩子一道題做了很多遍,我給講了很多遍,還一再做錯;老師隔三差五就發來資訊,說孩子沒交正式作業,讓在家監督完成;和同學打架把教室玻璃打碎了;每一天老師發的上課說話的名單上都有我家孩子;考試成績是一次不如一次等等。每到這個時候,我這個媽就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想揍孩子一頓。

當然,有時候控制住了,有時候沒控制住動手打了孩子。

一位媽媽說,趁自己沒留意,自己兩個上幼兒園的孩子,將15個空啤酒瓶從28樓扔下,所幸未造成小區人員傷亡。

這位媽媽為了致歉,很快在小區的業主群裡,發出了一份道歉宣告,反思自己平時缺乏對孩子關於高空拋物危害性的教育。同時,她還把孩子被打得傷痕累累的P股和大腿的照片發了出來。

這位媽媽說自己想想都後怕,萬一砸到別人怎麼辦?這樣的熊孩子不打就不會長記性。

在教育孩子時,到底要不要打,幾乎是所有家長都面臨過的一個糾結的問題。但現實中遇到“熊孩子”的“熊行為”時,仍然免不了“出手”。就像失蹤了一天的孩子回來,就像高空拋酒瓶的孩子。

個人覺得,孩子犯了錯,懲罰很有必要,但是該不該打,要看犯的什麼錯。如果是不小心碰壞了玻璃、撞傷了同伴、摔了飯碗,就不能打。但如果是道德層面的錯,比如偷了東西等,可以打。

當然,打在哪裡得有講究,打得輕重要有把握,打完之後要有溝通。既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捱打,還要讓孩子知道怎麼做才能避免挨類似的打。

孩子犯了錯,偶爾打一次沒什麼,但不能把打的懲戒當作教育孩子的法寶。

長期對孩子進行打的教育可能導致孩子自卑或暴.力。孩子長期處在這樣的教育中,孩子的性格會有所變化,會使孩子內心產生恐懼,增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閡。而且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逐漸學會用打這樣的錯誤方法來解決問題。

教育需要智慧,拒絕粗暴的打罵教育,願我們都能成為我們心中那個溫柔的父母,建議大家這樣做:

給孩子設定界限與規矩,讓孩子知道父母的底線

杜布森博士在《勇於管教》中有一段關於規矩的話:“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著欄杆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如果沒有欄杆,大家在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往下看了,欄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規矩)的孩子會有安.全感,相反,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裡。”

規矩與界限能讓孩子知道自己哪些行為可以,哪些行為不可以。事前約束比事後用粗暴的打懲罰要好很多。

比如日常裡,我們可以和孩子約定,不論有什麼事,受了什麼委屈都不能離家出走;如果要和同學出去玩,一定要提前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如不能按時回家,要打電話給父母說明情況,以免父母擔心。

照顧孩子的面子,不人前教子

很多父母喜歡當著眾人的面教育孩子,有一個父親被老師叫到學校處理兩個孩子打架的事,可這位父親來到教室,就對孩子拳打腳踢,睡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學習,就知道打架。而且還有語言羞辱。

當著全班同學和老師的面,被自己的父親打了一頓,這對孩子來說太沒面子了。

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是有自尊的,我們教育孩子應該回到家裡,私下教育,試想我們是不是也不喜歡當眾被批評?

畢淑敏說:“孩子的成長,首先是從父母的瞳孔中確認自己的存在。如果連父母都不顧你的尊嚴,否定你的價值,那麼孩子是無法看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所以,在大庭廣眾之下,毫無顧忌的打罵,貶低,譏諷,將孩子的顏面狠狠地碾碎,踐踏,無疑會讓孩子受傷。

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溫柔的和孩子交流

很多時候都是“父母說,孩子聽”。我們認為的孩子不聽話、倔強、叛逆,只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出發,也許換一種角度,孩子並沒有錯。

教育的前提是要了解孩子,而瞭解孩子就要從傾聽孩子開始。

教育家周弘也曾說過:“要想和孩子溝通,就要學會傾聽。”

作為孩子的父母,只有認真傾聽對孩子的訴說,才能產生交流中的互動。否則,沒等孩子說完兩句話,就不耐煩了,那就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作為一個稱職的家長應該學會傾聽、樂於傾聽,才能真的學會從孩子的傾訴中真切地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樂,真的瞭解孩子,才能用父母的體貼去解決孩子的煩惱,營造出充滿愛意的溫馨家庭環境。

在傾聽的過程中,父母應保持心平氣和,不要感情用事,避免打斷孩子的話,要沉住氣,開始時不要問一些相關細節,因為這樣可能岔開孩子的思路,尤其是如果孩子想說的是不太好表達的內容。

結語:

“熊孩子”背後肯定有不太負責、不太懂教育的熊父母。孩子固然有錯,但不能完全拿孩子發洩,若平時多加強教育,也不至於孩子做出“熊事情”來。

現在提倡的養成教育,需要家長走近孩子,懂得換位思考,用平和的心態陪孩子成長,學會等待,而不是孩子調皮就一味的批評、指責甚至打罵孩子。

6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大人小孩都需要的“神奇藥水”——角色互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