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開放,給我們臨床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特別是高齡產婦的增多,隨之而來的是孕產婦及胎兒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
去年我門診一個39歲孕媽媽就是一個例子,二胎開放,她公公婆婆,甚至她自己媽媽都催她再生一個,經過兩年努力她終於讓家人如願。
但是她產前檢查發現了“妊娠高血壓病、妊娠糖尿病、前置胎盤”,結合她剖宮產史,我建議她提前住院待產,術前跟家屬溝通儘管是剖宮產,但是風險極高。
圖文無關
而且術前我們科室嚴陣以待,結果還是發生了最害怕的胎盤植入誘發大出血(通俗點講:胎兒分娩出來,胎盤沒有分娩出來),經過搶救保住性命,最終還是不得不切除子宮。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37歲失去子宮確實太殘酷,所以高齡產婦風險太高。
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高齡產婦,高齡產婦醫學上是特指:年齡在35歲以上第一次妊娠的產婦,或者懷孕的時候在34歲以上的產婦。
高齡妊娠中發生各種圍產期疾病及胎兒不良出生結局的比率顯著增高,而且隨著懷孕年齡的增加,在孕期、生產時出現高風險併發症的機率增高,容易導致早產、死胎、畸形兒等。
而且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資料顯示,隨著妊娠年齡的增長,孕產婦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等併發症患病率明顯增加,胎兒出現不良出生的發病率也驟然升高。
說了這麼多高齡產婦的風險,大家是不是有點害怕了。其實我也知道,現在社會節奏太快,晚婚晚育成了一個正常現象。既然無法避免高齡生育,那麼擔心焦慮也是沒有必要的。
接下來我重點是教大家如何在高齡婦產的情況下,避免悲劇的發生,所以下面我會給大家科普一下高齡產婦的孕期保健的注意要點。
妊娠早期:建立保健手冊,篩查高危因素。孕6周至8周進行超聲檢查,明確是否宮內或宮外妊娠、胎心是否存在等。孕11周至13+6周B超檢查胎兒頸項透明帶厚度、神經等缺陷。孕12周至14周行無創DNA檢測來檢查胎兒是否有非整倍體遺傳疾病。妊娠中期:是胎兒生長髮育及各種異常現象顯現的重要階段,除常規檢查外,還應重視以下情況。孕18周至24周進行超聲篩查,檢測胎兒系統結構是否異常,對於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單絨毛膜雙胎胎兒先天心臟缺損風險增加,需行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孕24周至30周進行超聲篩查,瞭解胎兒發育情況;必要時行MRI檢查或胎兒DNA檢測及染色體測定。並加強監測血壓,特別是有高血壓家族史的高齡孕婦更應加強管理。妊娠後期:妊娠後期重點是定期做胎心監測,並且準媽媽自己本身也要加強自我監測,特別是一定要加強數胎動,一天最少三次。對於既往有剖宮產術史的高齡孕婦,有陰道試產意願者經評估具備陰道試產條件時,充分了解風險並知情選擇後,可陰道試產。年齡≥40歲的高齡孕婦在妊娠39~40周終止妊娠。#健康2021##謠零零計劃##哆咖醫生超能團#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