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媳婦說:“煮淡一點你就嫌沒有味道,現在煮鹹一點你卻說咽不下,你究竟要怎麼樣?”母親一見兒子回來,二話不說便把飯菜往咀裡送。她怒瞪他一眼。他試了一口,馬上吐出來,兒子說:“我不是說過了嗎,媽有病不能吃太鹹!”“那好!媽是你的,以後由你來煮!”媳婦怒氣衝衝地回房。兒子無奈地輕嘆一聲,然後對母親說:“媽,別吃了,我去煮個面給你。”“仔,你是不是有話想跟媽說,是就說好了,別憋在心裡!”“媽,公司下個月升我職,我會很忙,至於老婆,她說很想出來工作,所以....”母親馬上意識到兒子的意思:“仔,不要送媽去老人院。”聲音似乎在哀求。兒子沉默片刻,他是在尋找更好的理由。 “媽,其實老人院並沒有甚麼不好,你知道老婆一但工作,一定沒有時間好好服侍你。老人院有吃有住有人服侍照顧,不是比在家裡好得多嗎?”“可是,阿財叔他....”

洗了澡,草草吃了一碗泡麵,兒子便到書房去。他茫然地佇立於窗前,有些猶豫不決。母親年輕便守寡,含辛茹苦將他撫養成人,供他出國讀書。但她從不用年輕時的犧牲當作要脅他孝順的籌碼,反而是妻子以婚姻要脅他!真的要讓母親住老人院嗎?他問自己,他有些不忍。

“可以陪你下半世的人是你老婆,難道是你媽嗎?”阿財叔的兒子總是這樣提醒他。

“你媽都這麼老了,好命的話可以活多幾年,為何不趁這幾年好好孝順她呢?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啊!”親戚總是這樣勸他。

兒子不敢再想下去,深怕自己真的會改變初衷。晚,太陽收斂起灼熱的金光,躲在山後憩息。一間建在郊外山崗的一座貴族老人院。

是的,錢用得越多,兒子才心安理得。當兒子領著母親步入大廳時,嶄新的電視機,42寸的熒幕正播放著一部喜劇,但觀眾一點笑聲也沒有。 幾個衣著一樣,髮型一樣的老嫗歪歪斜斜地坐在發沙上,神情呆滯而落寞。有個老人在自言自語,有個正緩緩彎下腰,想去撿掉在地上的一塊餅乾吃。兒子知道母親喜歡光亮,所以為她選了一間陽光充足的房間。從視窗望出去,樹蔭下,一片芳草如茵。幾名護士推著坐在輪椅的老者在夕陽下散步,四周悄然寂靜得令人心酸。縱是夕陽無限好,畢竟已到了黃昏,他心中低低嘆息。

“媽,我....我要走了!”母親只能點頭。他走時,母親頻頻揮手,她張著沒有牙的嘴,蒼白乾燥的咀唇在囁嚅著,一副欲語還休的樣子。兒子這才注意到母親銀灰色的頭髮,深陷的眼窩以及打著細褶的皺臉。母親,真的老了!

他霍然記起一則兒時舊事。那年他才6歲,母親有事回鄉,不便攜他同行,於是把他寄住在阿財叔家幾天。母親臨走時,他驚恐地抱著母親的腿不肯放,傷心大聲號哭道:“媽媽不要丟下我!媽媽不要走!” 最後母親沒有丟下他。他連忙離開房間,順手把門關上,不敢回頭,深恐那記憶像鬼魅似地追纏而來。

他回到家,妻子與岳母正瘋狂地把母親房裡的一切扔個不亦樂乎。獎盃──那是他小學作文比賽《我的母親》第1名的勝利品!華英字典──那是母親整個月省吃省用所買給他的第1份生日禮物!還有母親臨睡前要擦的風溼油,沒有他為她擦,帶去老人院又有甚麼意義呢?

“夠了,別再扔了!”兒子怒吼道。

“這麼多垃圾,不把它扔掉,怎麼放得下我的東西。” 岳母沒好氣地說。  “就是嘛!你趕快把你媽那張爛床給抬出去,我明天要為我媽添張新的!”

一堆童年的照片展現在兒子眼前,那是母親帶他到動物園和遊樂園拍的照片。

“它們是我媽的財產,一樣也不能丟!”

“你這算甚態度?對我媽這麼大聲,我要你向我媽道歉!”

“我娶你就要愛母親,為什麼?嫁給我就不能愛我的母親?”

雨後的黑夜分外冷寂,街道蕭瑟,行人車輛格外稀少。一輛寶馬在路上飛馳,頻頻闖紅燈,陷黃格,呼一聲又飛馳而過。那輛轎車一路奔往山崗上的那間老人院,停車直奔上樓,推開母親臥房的門。他幽靈似地站著,母親正撫摸著風溼痛的雙腿低泣。她見到兒子手中正拿著那瓶風溼油,顯然感到安慰地說:“媽忘了帶,幸好你拿來!”他走到母親身邊,跪了下來。 “很晚了,媽自己擦可以了,你明天還要上班,回去吧!”

他囁嚅片刻,終於忍不住啜泣道:“媽,對不起,請原諒我!我們回家去吧!”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係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併忘記。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   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地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地。就像當年一樣,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若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體諒他們,那他們便只能於痛苦中渡過餘生,黑暗中逝去。 朋友們請記住:五月的第2個星期日是母親節,六月的第2個星期日是父親節。

2020,

  已經過去。

  有人從神壇落入深淵,

  有人依舊光芒萬丈,

  而大部分的我們,不過是在每天忙碌的日常裡,又走過了平凡的365天吧。

  一邊懷揣著希望努力,一邊用力憧憬著未來,靜待有一天想要的生活終於出現。

  可是,今天,不得不承認,有一個女人,又讓我羨慕了。

  種花種菜,三餐四季,

  當一屋兩人的標配,變成8個孩子,14條狗,

  這是什麼“神仙”生活呀?

  可這,就是咪咪的生活了。

  爸爸是中國人,

  媽媽是法國人。

  見證過時代的變遷,今年已經40多歲的咪咪,從小是在香港長大的,後來在法國一家傳媒公司工作。

  顏值高,身材好,

  這是從前在大都市裡生活的咪咪,

  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標籤;

  優雅、沉靜,溫柔、從容,

  這是住進梅多克這個長滿植物的小鎮後,

  咪咪身上越來越明顯的氣質了。

  這裡的空氣很好,

  除了風聲鳥鳴,

  一切都是那麼安靜。

  這裡的地方很寬闊,

  孩子們自由地奔跑,

  狗狗們最喜歡躺在草地上打滾兒。

  咪咪開心地摘了一顆超大新鮮蔬菜,

  機智的老公看見,

  趕緊拿起相機記錄下了這一刻。

  把簡單的食材做得很好吃,

  把簡單的生活過的很精緻,

  像大多數人一樣,

  這樣的日子,

  咪咪以前是從未想過的。

  可命運的奇妙之處,

  就在於一些命中註定的遇見。

  那時候,咪咪剛剛離婚,

  帶著2個孩子的她,

  遇見了帶著1個孩子的現任攝影師老公。

  兩個大人、三個小孩,

  還有幾隻狗狗的重組家庭就這樣開始了。

  巴黎市區縱然繁華,

  可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狗子越來越多,

  擁擠狹窄的公寓,

  便裝不下這一大家子,也容不下生活了。

  忘記了是哪一天醒來,

  咪咪和老公突然想要來一次大冒險。

  他們決定搬到鄉下,

  即使未來變成了未知,

  但或許只有那裡,才能找到真正的生活。

  如果說遇見一個人,是為了改寫生活的一成不變;

  那麼所有的離開,都是為了下一段更好的開始。

  事實也證明,

  這絕對是咪咪人生之中做過的一個最正確的決定了。

  距離市區5、6個車程的地方,

  他們租下了一個大房子。

  最初大人孩子都不適應,

  但很快他們就找到了鄉村生活的情趣。

  孩子們放下手機,放下電腦,

  他們很喜歡跟著爸爸媽媽一起種菜、種花,

  或者去到大自然裡採摘最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夏季,在鄉村漫步,並獲得製作布丁的靈感;

  秋天,一年中沒有時間聞起來像九月初那麼好。

  一切都感覺如此成熟,

  沒有什麼比溫暖的松樹和黑莓的味道更好。

  回到家裡,

  回到廚房,這裡就成了咪咪的天下。

  以前就喜歡烹飪,

  苦於沒有時間,沒有空間,

  現在,

  每一天,她都有多餘的時間投注在食物上,

  每一餐咪咪都可以大展身手了。

  最重要的是她享受這樣的過程,

  看著每一樣簡單的食材,

  經過自己的手,每一樣都散發出香味。

  一天再累,也抵不過:

  “今天,我做了一桌子菜,

  老公、孩子開心地把它們全吃完了”。

  幸福是什麼?

  一個女人最想要的幸福又是什麼呢?

  畢淑敏在《恰到好處的幸福》裡說,

  縱有千間房屋,夜間無外一床安宿;縱有萬畝良田,一日終究只需三餐。

  幸福是一種心的富足,不以物質的多寡來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

  不是榮華富貴,名牌在身,

  只需有喜歡的事做,有愛的人陪伴,

  有溫暖的時光,留在歲月裡回憶、珍藏。

  搬到梅多克的6年,

  照顧著這麼多的孩子,

  可是你看已經40歲+的咪咪,一點都沒有滄桑。

  她還是這麼美,

  保持著完美的身材,保持著優雅的笑容,

  除了對生活的熱愛,對自己的要求,

  還因為一直被愛。

  結婚多年,兩人雖都是第二次婚姻,

  但他們一直恩愛有加,

  他看著她的眼神滿滿都是愛,

  在他的鏡頭裡,所以她的樣子永遠都是那麼好看。

  有人誇她是最美農婦,

  有人贊她是青年版的塔莎奶奶,

  她說:

  “我只是盡我所能,

  用我自己的方式去發掘和體驗我所認為的幸福。”

  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這個世界上。

 因為嚮往,

  她帶著一家住進了自由的天地裡,

  因為熱愛,

  她讓家裡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斥著認真生活的氣息,

  因為天賦,

  她把食材做出了靈魂,順便還做出了名氣。

  在家裡,她是一個家庭主婦,

  在社交網站上,她儼然已經是一個美食達人了。

  一群可愛的孩子,

  一群懂事的毛孩子,

  一個寵愛的老公,

  一個開滿花,長滿綠植的家……

  多少人羨慕和嚮往著這樣的生活,

  卻苦於總是缺少一份勇氣或者一個際遇。

  “你住幾層樓?

  人生有三層樓:第一層是物質生活,第二層是精神生活,第三層是靈魂生活。”

  每個人的境遇不同,

  每個人所處的高度也不同,

  在通往靈魂生活的這條路上,

  我們都要經由物質的這個起點,

  不要擔心路太長,只要路上有愛和良人相伴。

  唯有熱愛,方能抵禦歲月漫長;

  唯有遇見了愛,方能值得這一生冗長。

  2020,

  不管你過得如何,

  2021,

  願我們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再近一步吧。

有人說: “在對待父母的態度裡,往往藏著世界對待你的態度。”

  深以為然。

  對父母橫眉冷目的人,生活也一定會對他張牙舞爪。

  不孝父母者,一生哀怨。

  父母,是我們來時的路,

  人,赤條條來去,始與終,皆一無所有。

  父母,是我們來時的路,是我們的根,是世間一切美好的引領者。

  養我們從小到大,懂我們的喜怒哀樂。

  父母在,一切榮華,都有見證與掌聲;父母去,所有得失,都變得不值一提。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父母尚在的人,終究是年輕的。

  他們始終被父母牽掛著,在“庇護”下,擁有高飛的底氣。

  “上有老”,不是負擔,而是幸福的代名詞。

  叫聲爸媽,有人迴應,是這輩子最讓人心安的時刻。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父母也是如此,不可能事事做到盡善盡美,他們只是學著上一輩人的樣子,以他們的方式對我們傾盡所有。

  很多時候,我們只有原諒父母的錯,才能與世界握手言和。

  生活中,很多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人,都會認為自己的一切不幸,皆是父母的過失與虧欠。

  總覺得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的好,沒能在金錢與勢力上給予自己幫助。

  於是,把自己的失敗,詮釋為不公。

  對於父母,他們只會理所當然地索取,肆無忌憚地“吸血”。

  父母於他們而言,只有利益上的興趣,毫無情感上的牽掛。

  殊不知,不懂感恩父母的人,永遠也無法過好這一生。

  他們的得失心早已吞噬良知,日復一日,用自己丑陋的行為去表達什麼叫恩將仇報。

  相反,懂得感恩的人,都會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付出。

  他們會無視父母的小過小錯,把他們對自己的好無限放大,銘記於心。

  滴水之恩,也會報以湧泉。

  他們懷揣著感恩的心看待父母、看待得失、看待整個世界,把人生的船,掌得一帆風順。

  曾看過劉聲東寫給母親的祭文《媽媽》,裡面段段入心,其中有一段,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媽媽給孩子再多,總感到還有很多虧欠。

  孩子給媽媽很少,都說是孝心一片。

  人世間,父母對孩子的付出與孩子對父母的回報,永遠難以畫上等號。

  我們在光陰似箭中長大,父母在日月如梭裡衰老。

  很多事情,不是我們不去想,就能逃避過去的。

  很多時間,不去好好珍惜,流逝後,永遠無法重來。

  歲月無情,時光冷酷。

  遺憾的出現,最讓人心痛。

  摯虞曰:“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孝順,是生前的一日三餐與陪伴,而不是死後奢華隆重的喪禮。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人走了,茶就涼了,孝順父母,是人這一生最不能等的事。

  父母,是我們光,照著我們來時的路,也照著我們的未來。

  對待父母的態度,決定我們一生的命運。

  《勸孝歌》裡講:“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的人,永遠也不會過得太差。

  善待父母,世界才會對你溫柔以待。

4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7歲男孩遭父親菸頭燙傷?父母是否需要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