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在愛的環境中,才會健康成長。如果孩子出現這幾個情況,一定要留意,那是孩子給我們的黃色訊號:
一,安全感的訊號
1、我不想去幼兒
這個訊號可能有兩個原因:
①、他在幼兒園裡不開心。
②、覺得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
2,膽小怕生
這個訊號說明他在家庭裡受到了不好的對待,見到陌生人就會變得很膽小,不敢看對方,不敢說話,那是因為他認為別人也會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自己,表現出恐懼,害怕。
二,被威脅的訊號
1,爸爸,跟我玩嗎?
2,媽媽,給我玩嗎?
從孩子的語氣中,看到孩子的妥協,乞求。看得出在教育過程,父母在用威脅的方式解決孩子的淘氣和不聽話。比如:“ 你再哭,我就不帶你去公園玩 ”,“ 你不聽話,我就不跟你玩 ” 或 “ 你再不乖,就不給你看電視 ”等。
三,被暴力的訊號
1,打人罵人
這個訊號說明他曾經被打被罵,而且不只一次。實施者有可能來自父母,也有可能來自於外人。打人罵人,是一種處理事情的方式,他是在模仿家人,在處理自己的事情。如果只被打被罵一次,孩子一般不會模仿,只有被打被罵多了,孩子才可以模仿得來。
四、恐懼到極點極致的訊號
1,尿褲子
尿褲子,是應激反應。如果被關進小黑屋,或被人打時,就會很容易出現尿褲子。這對孩子來說,那是父母的嫌棄,不喜歡他,不想要他,心靈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害怕被遺棄,恐懼被打帶來的疼痛。已經到了極點,以致於到了無法自主控制的地步。
五、被冷暴力的訊號
1,扔東西
2,撞人
扔東西,撞人,是孩子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而為之,因為此時的他受到冷暴力,可能父母跟他說了:“ 我不要你了 ”,“ 我走了 ” 等之類威脅孩子的話語,讓他覺得沒有安全感 。所以,孩子在用以傷害人或破壞物品的方式來反抗你的作為。
安全感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在孩子的眼裡,父母是她心中的世界。如果父母消失了,那麼他的世界就沒了。所以,孩子最害怕的是爸爸媽媽不見了,或者不要他了。
因此,千萬不要輕易說出:“ 我走了 ”,“ 不要他了” 等之類的話。那是對孩子最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