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朋友來電,異常捉急,說是一大早費勁把哭哭啼啼的孩子送進了幼兒園,可不知道放學時如何向她交代?

一問才知道,原來朋友週末帶孩子逛了個公園,釣了個魚,在小販殷勤的建議下,孩子抱著把“小魚養成大魚”的美好夢想,買了魚缸和魚食開開心心回了家。

純潔如孩子,可朋友知道:這魚鐵定養不長大,權當給孩子玩玩作罷。

好不容易熬過了第二天,第三天,也就是今天早上,她家女兒起床就去看望小魚,誰知魚肚白朝天——死了。

“媽媽,我的小魚怎麼不動了,媽媽,我的小魚怎麼啦?媽媽你給它治一治好不好……”

孩子擔心又傷心,梨花帶淚。為了儘快送孩子去幼兒園,也為了不讓自己上班遲到,我的這位朋友,只能給孩子打馬虎眼:小魚在冬眠,等你放學回來他就醒了,放心放心,我們先上幼兒園。”

就這樣,朋友把女兒哄出了家門。進幼兒園大門的時候,孩子不忘叮囑媽媽:你要保證,放學回家,小魚一定會游來游去!

“你說,我怎麼對小祖宗交代?算啦算啦,還得趁午休去買幾條新鮮的回家,可這種魚,壓根活不長久,我得換多少次?”

對著電話那頭的朋友,我有些哭笑不得:孩子不懂事,能夠騙幾時?

我給了朋友一個建議:告訴孩子真相,並和孩子一起對死去的小魚進行一個告別儀式。

這個想法,源於我給小諾曾經買過的一個繪本,叫做 《小鳥的葬禮》,它能夠幫助孩子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死亡”這個事實——對生命保持尊重態度,迴應孩子對死亡的好奇和恐懼。

簡單來介紹一下這個故事。

《小鳥的葬禮》,講述的是一群孩子,發現了一隻死去的小鳥。他們很難過,於是決定好好與小鳥道別。孩子們在公園的林子裡給小鳥挖了一個專屬的洞,用暖暖的甜蕨草、葉子、花朵和泥土將小鳥安葬。然後,孩子們對著小鳥唱歌,每天給它獻花,終於,他們慢慢地學會了遺忘。

面對死去的生命,更多的是溫暖的回憶。

從內容來講,其實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故事,但是從影響的深意來說,卻對孩子意義重大。整個繪本用代表生命的綠色為基調,在讓孩子面對黑色死亡現實時,明白“生”和“死”是兩種不同的存在狀態,教會孩子如何善待生命,如何正確面對死亡。

之所以對《小鳥的葬禮》這個繪本印象深刻,是因為,在關於生命的教育上,它給了我四點啟發。

01

再卑微的生命,都值得尊重

不就是一條小魚、小蟲、小狗、小貓嗎?

當孩子的寵物去世時,很多父母不以為意,企圖換一隻寵物彌補孩子的缺失。但父母這樣的表現,對孩子來說卻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孩子之所以會為失去的寵物感到傷心,是因為在相處過程中,孩子與寵物之間產生了感情。父母的漠視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的感情不被理解和尊重,他們會感到更加的悲傷和憤怒。他們甚至會覺得父母在對待生命的問題上是淡漠的,慢慢地,孩子對生命最初的那份真誠也會消失殆盡。

所以生活中,你不乏看到,有些孩子對一條小青蟲都小心翼翼呵護,但有些孩子卻嘻嘻哈哈笑著一腳踩下去。

久而久之,當孩子的內心對生命不再柔軟,他的感情田地就是一片荒漠,在他成長之際,你很難讓這樣的孩子會發自內心去關心呵護身邊的親人。

《小鳥的葬禮》讓我們看到孩子對於生命的真誠,引導孩子對每一個卑微的生命都保持尊重。

所以,給孩子的死亡教育首先應當是敬畏生命,尊重死亡。

02

為什麼對“死亡”需要一個告別儀式?

這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家裡養了一條大黑狗,它成為我童年裡最好的玩伴。

有一天,大黑狗突然不見了,我著急地問爸媽,他們安慰我:小狗貪玩,找朋友去了,過兩天就回家。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我一直都沒有等來貪玩的大黑股,於是天天追著爸媽問,追著他們去找大黑狗。

也許是被我問煩了,終於有一天,正在忙家務的媽媽發火了:“死啦死啦!吃錯藥早死啦,早被你爸扔垃圾桶了!”

聽到這個訊息,我“哇”一聲哭開了,爸媽哄了很久都沒哄好。直到今天,我還記得那種被心被抽空的感受,異常難受。

後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拒絕家裡再養狗。而即便後來家裡養了很多狗,我都再也找不回當年和大黑狗的親密感情。

如今我再回想這件事,依然覺得還有遺憾,我想我是缺少了一場和大黑狗的 “告別儀式”。即便大黑狗如今早已化為灰燼,但從我的內心上來講,我還沒有做到情感上的割捨和放下。

告別,是為了更好地放下。

物理空間只能割捨物質關係,但擁有一個“告別儀式”,卻更能幫助我們放下心理情緒。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研究,將實驗志願者分成兩撥,分別完成一項會引發他們悲傷情緒的任務。任務完成之後,第一撥志願者直接離開了實驗室,第二撥則安排做一些無意義的撕紙活動。

實驗結果發現,第二撥志願者,他們所感受到的悲傷程度要低於什麼都沒做就離開實驗室的志願者。

這個實驗也就是說,簡單的撕紙行為,讓第二撥的志願者有了發洩悲傷情緒的途徑,從而緩解了負面情緒。

美國學者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提出了“哀傷”的五個心理階段,它們分別是:

否認:這個階段的我們難以接受現實,心理防禦就會被瞬間啟用,由此誘發保護性反應,一次次去反覆確認事實。

憤怒:因為難以接受“離世”的現實,於是我們會去找各種歸因,是別人做錯了,還是自己做得不夠好?遷怒自己,遷怒家人,甚至遷怒醫護人員。為了發洩強烈的憤怒情緒,我們甚至還有采取一些不妥當的行為。

討價還價:負面情緒逐漸緩和,開始內省反思,給自己提出諸多“假設”,依然處在發洩情緒的狀態。

沮喪:認識到無論如何去努力,都是徒勞,於是情緒陷入低谷,陷入抑鬱狀態。

接受:終於接受現實,把過去放在回憶裡,面對現實。

“告別儀式”是給“悲傷情緒”的一個出口,也許在儀式上會讓悲傷徒增,但卻會因為擁有“儀式”,而幫助 “悲傷”落地,從而做到真正的“告別”。

回看生活,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人在死亡之後,通常會舉辦一個葬禮,你會發現在葬禮期間,大家撫棺痛哭,痛不欲生,但在祭禮結束後,逐漸地,每一個的心緒都會平靜下來,開始接受現實。

03

讀懂了“死”,才更明白“生”的意義

我不太贊成朋友“唬一唬”孩子、“騙一騙”孩子的做法,縱然我也相信,時間和閱歷會讓孩子自己瞭解“死亡不可逆”的現實。

但是,對“死亡”太過粉飾,對孩子來說,卻有兩個隱患。

一是當孩子發現真相,他會感覺更悲傷

二是缺少正確的“死亡”教育引導,容易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曾有媒體接連報出,幼齡兒童模仿動畫片撐傘跳樓,就是因為孩子對“死亡”這件事缺乏客觀認識。

4歲左右,孩子就會產生“死亡”概念,但他們對“死亡”是充滿幻想以及魔幻性思考的。孩子能夠逐漸意識到什麼是死亡,卻無法辨認“生”與“死”是不能共存。讓孩子明白“死”是一個消失後再不能回來的現實,讀懂了死亡,他們才能更明白生的意義,更珍視自己的生命。

(我是諾媽,成長路上的男寶媽,教育專業,媒體從業,聊育兒乾貨,寫育兒錦囊,一起共行啊~)

9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鼠寶寶名字:10個高貴儒雅的周易小男孩名字,盡顯古風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