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現在孩子比起以前的孩子而言,沒有那麼的快樂,甚至越來越多的人會出現抑鬱和抱怨。但是我覺得拿現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去比較。從而說現在孩子抗壓能力弱,這是一種不正確的說法。因為這是無法比較的。兩者所處的時代真的有很大的差別。其實我覺得現在孩子和大人更容易有負面情緒是是因為壓力太大,他們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他們的本質都是被某樣東西壓的喘不過氣。那麼為什麼我們能對大人說是外界壓力太大,卻不能承認外界給給小孩的壓力大認。當然,(此句話不是講作者的觀點。) 以前的孩子沒有繁重的學習壓力,週末雙休,節假日,寒暑假一個都不少。同時,以前也有讀書很努力的人,而這些人他們會比同齡人在學習上更佔優勢,而現在就未必了。那時網路時代並不發達,他們更多的是實際小活動與小夥伴的交流其實是特別多的。那麼感情也會更加的強,然後接觸的事件也沒那麼複雜。他們更單純,然後人際關係也很簡單,更容易處理,沒有那麼的麻煩。他們會省了很多現在小孩的麻煩的煩心事。 可是,現在的孩子。他們從一出生開始,或者是在孃胎裡面,他們就開始有了胎教。他們從一開始從家庭就已經計劃著給他培養出一個優秀的人。可是他們在為了讓孩子變得優秀的時候,他們用為孩子好為理由剝奪了孩子一切的權利。讓孩子一直學習。現在的孩子有幾個能夠做到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學習,更多的是為了利益,滿足父母的利益,為了滿足自己以後更好找工作的利益。沒有幾個人是真的愛學習。可是卻有很多的人都在學習。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學習。當大家都努力的學習的時候,名額卻有限,於是形成的劇場效應。就相當於那個時代的孩子,你努力學習,你會比同齡人更佔優勢,而現在的孩子,即便你很努力的在學習,大家都很努力的學習,你們還是同一個層次,同一樣的付出,你的付出並不佔優勢。可是你確實比以前的孩子要在學習上花更多的時間。為什麼要努力學習?來自父母的期望,父母在無形中給了孩子很大的壓力。似乎學不好,考不好,就成了一件丟臉的事。現在孩子會因為考試沒考好而哭,可是難道真的只是孩子的錯?只是因為孩子真的沒有考好試,所以他就應該要接受著這些懲罰嘛,不是的。是家長,是這個社會各個人。老師,學校,他們都覺得學習很重要。家長在無形中給了孩子一種壓力。這是我們要知道的是,現在考大學越來越難了,考本科也越來越難了。清華北大的錄取率只有0.03%,而重本的錄取率只有2.4%,一本科的錄取率只有16.19%。就像現在很多人說高考很多人承壓能力太弱了。因為一次高考失利而選擇自殺。你拋開事物的表層現象去探究其本質,為什麼一個孩子會選擇自殺?因為或許他為了在高考這個考場上取得一個優異的成績。他從剛出生到高考,他可能付出了無數的努力,他放棄了自由的權利。家人對他的期望。可是即便如此,他花了那麼多年的時間,正所謂寒窗苦讀十年。有的人成功了,金榜題名,而有的人失敗了。失敗的人,他是所承受的是什麼,他用十年的自由甚至不止十年。換來的卻是一封落榜的名單,換來的就是父母的失望,換來的卻是自己努力了那麼久都沒有得到的成果。高考失敗的那一刻,從來不是因為他的抗壓能力弱。而是因為,這是最後一根稻草。或許在他為了高考成功的那條道路上,他已經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但是他為了這一個目標,為了這個夢想而選擇的堅持。在堅持這個夢想的過程中,他也遇到了很多的挫折。只是高考這一擊徹底的打垮他,高考,他從來不是開始打誇他的一擊,而是最後一個打垮他的一擊。現在有多少的孩子因為學習他們苦於學習的折磨和痛苦?是為了取得一個成績。其次,現在孩子們更加的熱衷於網路,他們可能更多的使用電子產品,他們瞭解到社會上一些不好的事情,他們更早的踏入社會,人際關係越來越複雜,這也成為他們一個交際矛盾。社會在無限的發展,現在的孩子,可能他們的父母都是70後,80後。那個時代的思想觀念和這個時代的思想觀念其實有很大的衝突,而代溝越來越深,有的時候孩子也變得不愛父母交流,於是父母與孩子交際又成了一個問題,父母甚至會孩子選擇他們父母滿意的一切,而不考慮孩子是否想要什麼。最後,在學習這條道路上孩子為了不辜負父母,為了達到父母的要求。他選擇了放棄一切的自由。他一直要學習報各種輔導班。然後,即便他對某些事情感興趣,他的某些特長只要不是關於對學習有利的。可能礙於各種各樣的壓力,最終會選擇放棄,而學習並不是自己所熱愛的東西,自己所熱愛的東西卻又因為自己不熱的東西而放棄,慢慢地對生活也就失去了熱愛,而只是成為了一個目標的傀儡,所有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要奔向的目標而努力。這樣的孩子,在這個時代,這個社會還能過的幸福嗎,還能像以前的孩子無憂無慮嗎?我想答案肯定是不能。就如現在的大人過著快節奏生活,現在經濟水平以及各種各樣的負擔越來越重,大人也不可能很輕鬆。可孩子又何嘗不是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