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待產包記得提前準備好,提前,提前,提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隨時發動時,可以第一時間出發去醫院。
我生產日,比預產期晚了5天,那天一早見紅了就去醫院。醫生觀察之後,讓我辦理住院。當時感覺沒太疼,醫生說,宮口已經開了1.5指。
具體什麼時候辦理住院待產,要看醫院和醫生觀察之後的結果。我產檢時碰到一個與我預產期同一天的孕媽,晚的第五天,和我在醫院又碰到了,當天醫生就沒有讓她辦理住院。
住院待產清單,我當時的醫院給出的需提前準備的東西,如下圖:
當然,我和我先生還做了其它準備,比如:
1、提前踩點
踩點主要是:① 醫院的分娩部;② 有車位的停車場。
當時我們提前到分娩部轉了轉,也不用刻意去,就是產檢時順道去看看,去問問。
同時瞭解下生之前的流程,如果見紅了,或者羊水破了,直接走急診,我們又到急診的位置走了走。
如果醫院停車位緊張,最近的停車場也要提前瞭解。
陪產家屬什麼時候做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點都瞭解一下。
提前瞭解這些之後,就不會太緊張,我生寶寶當天比較順利,大概經歷是:
生產當天早晨五點半醒來發現見紅了,還算比較淡定,我和我先生洗漱好,檢查好需要帶的東西,就出門了。我們開車去醫院花了半個多小時,因為比較早沒到上班高峰期,所以沒堵車。我路上買了豆漿和兩個包子吃。
見紅可以稍微走動(如果是羊水破了,就是要儘量躺著的),到醫院門口我老公去地下停車場找車位停車時(當時進停車場時,乘客必須下車),我就直接去急診掛號,然後我們匯合一起去分娩部。
醫生做了記錄,檢查了開宮口的情況,說大概已經開了一兩公分了,開得不錯,安排住院待產,我老公接著去掛號付費做核酸等。
2、住院待產包——住院資料和物品
不同醫院可能有所區別,提前諮詢好,準備好。
① 辦理住院待產時所需資料如醫保卡、生育保險聯絡單、產檢表格、近日期的B超單、建卡時的化驗單等。
產檢的資料和報告等,我之前都放在了一個袋子裡,整理在一個資料夾,反正一起帶著,以免遺漏。
② 住院待產的物品我準備一20寸箱子加一大袋子的待產包,事實證明,箱子有點小了,因為冬天像裝一件厚外套就佔比較大的空間。
在待產室的話,是不讓帶很多東西的,其中,手機、衛生巾、捲紙、抽紙、水杯都帶上。
我是直接到了好多人的待產室,我看有的孕媽會申請去單人間待產室。到了待產室,很暖和的,換上醫院提供的衣服,被安排做核酸等。
中午我吃了一碗醫院提供的青菜爛糊面(住院包含的),反正為了補充能量,要吃點東西的;也可以自己家人備一點。
生的時候,家人給我提前備了巧克力、脈動之類的,但我在分娩過程中,雖然想吃,但又不想花力氣吃,就沒吃了,想一鼓作氣。
生完寶寶,醫生讓吃一些易消化的,像菜粥菜面等,家人幫我到醫院周邊去買了菜粥等。
之後在生產室觀察了三四個小時,觀察結果正常,接著有救護車把產婦送到住院部。出去時穿自己的衣服,帶好帽子,產婦一定注意保暖!寶寶也是哦。
產婦:
① 各種紙類:抽紙(擦嘴用)、捲紙(上廁所用)、棉柔巾(洗屁屁用,一次性的比較乾淨清潔)、衛生巾(量多的話可以買產婦衛生巾,也可備幾包一般用的衛生巾即可)、產褥墊(5~10片;醫院的可能要收費)、刀紙(可以備一袋)
② 衣物類:一次性內褲、純棉睡衣(至少兩套)、純棉襪子(兩三雙)、帽子或者是產婦頭巾、帶跟棉拖鞋、洗臉巾、擦腳巾、擦身的毛巾。
寶寶:
① 衣:出院時的一套衣服(我當時醫院有提供服裝和帽子供寶寶住院期間使用,出院時是穿自己的),尿不溼(我當時先買了一包NB號的)
② 食:一個小碗,一個小勺子,一個奶瓶,一小罐奶粉
注:在開奶前儘量不要給寶寶吸奶嘴,如果媽媽暫時沒有母乳,需要喂寶寶奶粉時,先用勺子喂,避免乳頭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