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很多第一次當父母的人一樣,在孩子到來之前,我已經蒐集了很多的育兒經,曾經也無比自信地認為養育小孩對於我們而言根本就是小兒科。可是,在實際的育兒過程中,孩子是有靈性的,不是我們設計好的程式設計,所以,有一度,我很迷茫,我害怕自己以愛之名,把孩子未來的無限可能給禁錮了。
我自認為在孩子的生活中,我扮演著集責任於一身的嚴父角色。有人說:“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所以快樂就好。”而我卻堅定地認為:“孩子的未來只有一個,容不得大意,我在乎她將來需要的才能和品格。”孩子四歲的時候,我把她送去學兒童畫,希望她能夠用自己稚嫩的筆觸去描繪她看到的美,孩子學習了大概半年之久,她的作品《一碗拉麵》就獲得了第15屆啟明星全國青少年書畫幼兒組三等獎,孩子得到了人生的第一個證書和第一個獎牌,這無疑會讓她更加相信自己;孩子五歲的時候,我送她去學揚琴,到現在已經學了一年多了,在每天都需要堅持練琴的情況下,她哭過、鬧過,我懷疑過自己的“狠心”,也想過要不就算了吧,可是孩子最後自己還是堅持下來了。記得有一次,她練完琴後拿著琴譜說:“爸爸,你幫我看一下《西藏民歌》,我來背譜,你看對不對”,結果她居然給背下來了,那一刻,我是真的被震撼到了,孩子從排斥到接受,這背後的努力她也許還不是很懂,可是我們作為家長不可能不知道!寫到這的時候,我又非常清楚地想起孩子第一次去上書法課的情景,當時她剛上完中班放寒假,在家裡總喜歡拿筆寫字,假裝自己是老師,我於是說,“要不我帶你去學毛筆字?”她居然很是歡喜,可是授課老師覺得她個子矮夠不到寫字桌,年齡也不適合,一個課要兩個小時,怕她堅持不下來,建議推遲一年。她站在一個熟識的姐姐旁邊,就是怎麼勸也不肯回家,眼巴巴地盯著別人寫,最後老師說,“要不就讓你試試吧!”於是,在接下來一年多的書法課上,老師說相比較其他孩子上課期間總會找各種藉口偷懶,這個小孩最多就休息一次。是啊,在我的嚴教之下,孩子確實也養成了很強的自覺性和專注力,我想,孩子懂事後,應該不會埋怨我對於她那麼早的“放手”吧?
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陪伴者,一方面我確實是極其嚴格督促她努力學習,認真做事,但另一方面,我會經常用語言和行動來向孩子表達我們對她的愛,我相信孩子的記憶裡肯定也流淌著很多溫馨的時光。我們一起朗讀、講故事,從《泡泡龜歷險記》到《小王子》,從唐詩到《西遊記》,我們的視野不受任何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我相信,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對她有愛的傾訴,但也需要示範,有些時候,我們是沒辦法全身心地陪著孩子玩耍,更多的情況是,孩子自己在玩耍,我們在一旁做自己的工作,可是我們工作時的狀態和態度其實也有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現在基本能夠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對於自己該做的事情,她很少會拖拉、敷衍,都是很認真做好,這一點就是身教的影響。
我是不完美的家長,孩子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可是我依然希望她在未來能成為像小樹一樣正直的、有擔當的人,成長在陽光下,能經受得住風雨的考驗,在跌宕起伏的生活裡擁有一顆遇事不急溫柔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