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橙子平時嬌滴滴的,日常口頭禪是“我要扮公主,我要做仙女”,但是我意外地發現,她對於去醫院看病、打針這件事情完全沒有害怕的感覺。

第一次是今年7月,她感染肺炎,在醫院掛水一週。她從看醫生、做皮試、抽手指血、掛吊水,全程都沒有哭。

抽手指血的時候,排在我們前面的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用盡全身力氣在掙扎嚎哭,要他媽媽按住全身,護士才能順利抽手指血。

橙子看著小哥哥的樣子,完全被嚇住了,可是輪到她的時候,她一聲都沒哼,護士小姐都忍不住表揚了才三歲半的她。

第二次是十一長假前帶她去打疫苗,因為流感疫苗一直很緊俏,我們去的那天剛好有,就決定讓她一次打兩針疫苗(流腦+流感)。

她在得知要打疫苗的時候雖然不是很開心,嘴裡碎碎念,但是在排隊和抱上打針臺的時候,她都很鎮定,直到第一針扎到肌肉有點痛,才哭起來。我告訴她還有第二針的時候,也沒有反抗,哭著轉過身繼續打。然後,抱出注射室就沒哭了。

走出孩子們哭得“鬼哭狼嚎”“撕心裂肺”的疫苗注射室,我給橙子點了個大大的贊,答應她回家吃冰激凌。

是因為她是個天使寶寶嗎?並不是。她從小到大,夜奶、斷奶、上幼兒園,能遇到的問題我家都是反應最激烈的那種。

她不怕打針,是因為她知道看病、打針是怎麼回事。她知道那是為了治病,為了讓身體更健康,要配合醫生。

因為了解,所以沒有畏懼,而這一切都歸功於這一套繪本《你好,安東醫生》。

生病必須看醫生

安東醫生開了一家動物醫院,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動物來看病。公雞嗓子不舒服來看病,老虎肚子疼來看病,鱷魚的下巴掉了來看病。

這些動物們進來之前都感覺很不舒服,但是公雞喝了安東醫生開的藥水後,嗓子又變得清亮了;老虎打完針以後,很快就退燒了;安東醫生給鱷魚治療一下,鱷魚的下巴也好了。

繪作者西村敏雄用呆萌的動物們的表現,直接明了地告訴看繪本的孩子們:你看,有病了就要看醫生,吃藥打針能夠讓病治好。

父母們總覺得孩子總是胡攪蠻纏、無理取鬧,其實這是因為孩子沒有明白其中的因果關係。

他們只覺得打針疼、吃藥苦,為了避免疼和苦,所以他們拼命抗拒。但是如果他們了解到,發燒難受—打針退燒—身體舒服,這樣一套演變過程,他們自然就不會抗拒打針和吃藥了。

但父母用嘴巴說往往沒有什麼效果,因為孩子知道,父母說這些話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順從地吃藥和打針。

這些話在孩子聽來,是說服、是威逼、是強迫。

只有當孩子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到不舒服的孩子,通過吃藥打針感覺舒服了,他們才知道:“哦,原來是這樣。”而這,正是繪本的作用。

繪本給孩子提供了一個了解事情因果關係的契機,因為它並不會讓孩子馬上去做什麼事情,而是通過畫面呈現出的內容,讓孩子有機會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

和諧美好的醫患關係

醫患關係現在成為了一個社會話題,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醫生不知道什麼時候和病人形成了不信任的、對立的關係。在這一套繪本中,我們能感受到安東醫生和動物們和諧美好的醫患關係。

在第一本《你好,安東醫生》中,安東醫生因為還在床上的時候,就被公雞拖起來治病,一直沒來得及吃早餐,在給山羊治病的時候,安東醫生餓暈過去了。

小動物們七手八腳地來幫忙,狸子自告奮勇用聽診器模仿安東醫生治療,它錯誤地將聽診器放到了安東醫生的肚子上,意外地聽到了安東醫生的肚子咕嚕嚕地叫。

小動物們一起給安東醫生準備了豐盛的早餐,還送了他一大筐水果蔬菜,以及一封感謝信。

在第二本《你好,安東醫生:出診記》中,安東醫生收到了山羊的信,讓他去山羊家。安東醫生以為是山羊生病了,帶上醫藥箱,結果是動物們給安東醫生準備了一個生日派對。

醫生救治病人,病人關心醫生。這樣互幫互助的美好畫面,是給我們的孩子的心靈上種上一顆善良的種子。所以父母們不要再用醫生來恐嚇孩子了,“再不聽話,醫生就要來給你打針了”“總是吃冰激凌,就要去吃藥打針了”

這樣的話起到過效果嗎?很少吧!但是卻讓孩子潛意識裡覺得:醫生是個壞人,是個阻止我吃冰激凌的壞人。這樣以後,又怎能讓孩子再信任醫生、不恐懼看病、不抗拒打針吃藥呢?

今年,安東醫生系列又出了第三本——《你好,安東醫生:寶寶出生了》,我第一時間給橙子買了回來。

我一直覺得,我們要教給孩子正確的知識,而不是無厘頭的忽悠。

橙子很小的時候就讀過幼兒科普書,知道她是受精卵長大的。就連我生理期,孩子闖入廁所(當過媽的都懂,上個廁所也不得安寧…),問我為什麼會出血,我也會告訴她,這是正常的,媽媽每個月都會,等她長到13歲以後也會。

正確的知識,能夠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正常現象,不會有不必要的聯想和恐懼。有多少孩子因為聽到媽媽說自己是小河裡漂來的、垃圾箱撿來的而充滿了恐懼和不安呢?大人們哈哈一笑就過去了,但是留在孩子心裡的,是想起來就會失去媽媽的驚慌。

《寶寶出生了》這本書中,安東醫生說:“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吸收營養,一點兒一點兒長大,才會出生喲。”再配上豬媽媽肚子裡有隻小豬的圖片,孩子們自然而然就知道自己是怎麼來的了。

這本書的奇妙之處還不止在這裡,因為要知道這個知識,一般的幼兒科普書就能做到。這本書的奇妙之處在於:

讓孩子知道他是在眾人的愛和期待中出生的

豬媽媽回家的路上,接受到了各種動物們的恭喜。回到家以後,豬爸爸和豬媽媽感到特別幸福,他們為即將出生的小寶寶準備了各種衣物。

森林裡的其他動物們還用行動表示了期待:山羊送來了水果、鱷魚送來了小熊娃娃。

大家都很期待小寶寶的出生。

在愛和期待中來到這個世界上,是最幸福的事情了,這是孩子一生安全感的起源。

我們常常能發現,有些孩子的自我評價很低,他們總認為成功是源於運氣,而不是自己的能力;他們總覺得別人對自己好是別人善良,而不是自己足夠優秀,值得擁有好的友情和愛情。這都是因為,他們一直都沒有生活在愛和期待中。

我們常說要富養孩子,什麼才是真正的富養?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父母無條件地愛著,才是真正的富養。

想讓孩子不害怕醫生?快來給孩子介紹一下呆萌的安東醫生吧。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3歲開始找事說“不要”,進入了“秩序敏感期”,家長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