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大家好,我是樂媽。

週末帶孩子在小區裡玩的時候和一群寶媽聊天,其中有個寶媽吐槽:自己家孩子都快3歲了都還不怎麼會說話。

旁邊就有寶媽建議:讓大人多和孩子說話,孩子自然就會說了。

那位媽媽卻反駁,孩子那麼小跟他說話真的聽得懂嗎?這不是浪費時間。

其實不然,父母多和嬰兒說話,好處多多的。

在《父母的語言》這本書中,作者就曾提到:

父母和孩子聊天,對於孩子來說,這種講述是讓其沉浸於語言環境的好辦法。當我們在孩子面前描述其每一項家務時,孩子的大腦同時也在吸納我們說的話,有助於大腦的開發和親子依戀的建立哦!

所以,爸爸媽媽別小看孩子小哦!

1

在BBC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中,烏沙.戈斯瓦米教授曾做過一次實驗,實驗中他用電子訊號模擬出了大腦同步的情況,發現大節奏變調對嬰兒的大腦發育很重要。

嬰兒會更容易接受父母語的發音方式。也就是「提高語調、拖長詞語發音,節奏清晰」的方式。

所以,我們不僅要跟嬰兒多說話,而且我們要用抑揚頓挫的語調來跟嬰兒說話,拖長詞語發音!

這樣對孩子有諸多的好處,比如:

1、為語言發展打下基礎

不然發現,我們身邊常常有這類孩子,他們到了18-24個月的時候,語言發展大爆發,一下子會說很多的話。

這是因為孩子平時的積累多,才能產生爆發。

而這些語言的積累,就是來自於父母和周邊人的互動。

一個耳蝸醫生曾做過一個跟蹤調查,他發現同樣是兩個孩子同一時間做的耳蝸手術,但是4年之後,兩個孩子的語言發展,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

A孩子是8個月的時候帶上的耳蝸,但他4歲的時候,什麼話都會說,和其他正常的孩子沒有任何區別,而且性格也特別開朗。

B孩子是7個月的時候帶上的耳蝸,但當他4歲的時候,不僅語言發展遲緩,還上了殘疾人學校。

之所以造成這種差別是因為兩個家庭的不同,A孩子自從獲得了聽力後,不管是父母還是哥哥每天都和他說很多的話。

而B孩子的家庭,並沒有刻意的和孩子說話,雖然具備了聽力,但是語言的接受能力也差很多。

2、孩子更聰明

還有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發現父母的收入越高孩子平均每小時能夠聽到的詞越多,收入越低孩子聽到的詞也越低。

這種環境的差異會對大腦發展、語言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影響。

3、孩子與父母越親密

語言是溝通的橋樑。父母多和孩子說話,孩子更願意和父母溝通。

英國的兒童心理研究學者烏莎·戈斯瓦米在《兒童心理學》裡說過,我們跟孩子說話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用一種特別的語調,比如會提高音調、誇張韻律或音韻的部分,用一種更像是在唱歌的方式跟孩子說話,這種說話方式叫做“兒向語(IDS)”。而嬰兒也喜歡這種兒向語,所以他們會專心去聽,即使是新生兒,對兒向語的喜好都會大過成人指令性的說話。

所以,父母飽含情緒的和孩子說話,更能與孩子拉近關係,建立有效的依戀關係哦!

04、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又被稱為移情能力,共情能力高的人能夠及時地感受到他人的情緒、情感,並理解對方想要表達的情感需求。

所以,孩子共情能力高,用直白的話來說就是孩子的人緣更好。

父母在與嬰兒聊天的時候,父母情緒的渲染也是直接會影響到孩子,這就是共情能力。

2

所以父母不要看孩子小,以為孩子聽不懂而不和孩子聊聊天哦!父母和嬰兒有眾多好處的,所以不管孩子聽不聽得懂,父母都需要和孩子聊天哦!

3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出生就像“小老頭”,連親媽都嫌棄,護士:別急,試著養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