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育兒的關鍵在於父母,所以,作為父母要不斷地去學習育兒知識。

我家女兒今年8歲了,從7歲開始不敢獨自乘坐有扶手的電梯。我記得很清楚的是她很早就接觸了扶手電梯,三歲那年她推開我的雙手,敢自己乘坐電梯,我只是在上電梯和下電梯的時候稍微扶下她,其他時間都是在旁看著她。但是自從我2019年生下兒子之後,我發現她變了,以前她寧願一個人睡一個房間也不願意跟我們睡的,現在她不僅要睡我房間,還要睡我和兒子中間,似乎只有挨著我,她才能睡的舒心。睡覺前她要麼故意不洗腳,要麼故意少穿衣服,要麼就是穿著睡覺的內衣在客廳打轉,反正她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弄的非常涼,然後對我說“媽媽,我腳好涼,我一個人睡,睡不著,我能不能挨著你睡,你幫我暖下腳唄,我腳暖了,很快就能睡著。”聽到她這麼說,我也不好再拒絕,畢竟孩子晚睡危害很大。等她睡著後,老公再把她抱回她的床上去睡覺。

去年一整年我是在家帶孩子,由於自己缺乏帶娃的實戰經驗,很多時候都是摸著腳過河的。再加上一個人帶娃很累,有時候看見孩子不聽話,情緒不由自主的就會被髮洩出來。因為兒子年紀小,我一般都拿女兒撒氣,很多時候也確實是女兒不聽話,但有時候就是我自己的問題。像去年我帶著 他們姐弟去永輝超市買菜,去的時候還好好的,女兒自己上電梯,我抱著兒子跟在後面。可是買完菜要下電梯的時候,因為我要一手抱兒子,一手提菜,就沒有精力再管她了,她就一個人站在電梯口睜大眼睛看著我,旁邊的路人要去摻她下來,她也不肯。我只得放了東西,重新上電梯去牽她下來。下來後,我就忍不住對她發脾氣了:“以前能獨自乘坐電梯,今天怎麼了,故意撒嬌是吧!”女兒聽完我的指責,默默的低下頭,不說一句話。等到我們再次去乘坐這種扶手電梯的時候,她竟然連上電梯都不敢了,此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做錯了。

事實證明,孩子的性格大多是受幼年時期父母對他的態度、方式的影響而形成的。特別是父母情緒的發洩常常會透過孩子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覺形成種子,儲存在孩子的潛意識中,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發揮作用,隨時影響孩子的生活與命運。

去年因為我全職在家帶娃,養育家庭的責任全在老公身上,恰逢他公司業務多,他也很忙,幾乎沒有週末,這就意味著我沒有自己獨處的時間和空間。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頭都大了,兒子跟我朝夕相處,經常幫我做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當他搗亂時,我很少責備。但是女兒已經上二年級了,日常的一些家務不會幫忙做,比如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總讓她洗自己的襪子,因為她奶奶和爸爸的袒護,她就是作個秀,根本就沒洗,導致現在連自己的襪子都不會洗。這還不算,她寫字的桌面用三個字形容也不為過,那就是“髒亂差”,叫她收拾,她只當耳旁風。每次我讓她拿個垃圾桶過來,她還裝作沒有聽到,此時我就忍不住自己的脾氣,開始了”式教育。年底的那個月,老公幾乎每週都有了一天的時間陪伴我們,這時候我脾氣才稍微變好點,有時候看見老公批評孩子,我還會維護他們。孩子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成績變得不穩定起來,這次考100分,下次就不能保證了,就拿期末考試來說,本來信心滿滿數學能拿100分的她,只考了99分。語文成績倒是還沒出來,但是考前兩次80多分,一次是83,一次是84,最後那次模擬卷雖然破天荒地拿了100分,我也不能保證期末她還是考了100分。

養育孩子就是管理情緒。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孩子還小,還不具備自律、分清輕重緩急、體諒大人等能力,所以,他們的表現往往無法令大人滿意,甚至會違揹我們的期望,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懂事,想要孩子具備這些能力,就必須剋制住自己的脾氣,在管理情緒中耐心培養孩子的能力。

  貝多芬曾經說過:“把美德、善行推介給你的孩子,它們能給孩子帶來幸福。”身為父母,我們要把壓力和煩惱拋在外面,把快樂與微笑給予孩子,要儘可能地控制自己的壞情緒,把積極正面的情緒傳輸給孩子。記住:孩子不是壞情緒的回收站,好的情緒才能育出好的孩子。

8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入院待產清單—必備版(剛滿月老母親傾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