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對許多父母來說,怎樣實施有效的管教,是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困難和最令人沮喪的問題之一,是對父母和孩子意志力的永無休止的考驗。

“管教”孩子到底意味著什麼?有些人把它等同於大聲訓斥和體罰,這不是我們要倡導的。正如許多育兒專家所建議的那樣,所謂紀律,就是要制定規則,阻止你的孩子做出攻擊性的行為(毆打和咬人)、危險的行為(在街上亂跑)和不適當的行為(扔食物和玩具)。

具體怎樣操作?下面七種策略可以幫助你瞭解如何設定規則和制止不良行為。

一、選擇正確的處理方式。

孩子可能經常對父母的指令置若罔聞,一再拖延。這時候,如果你總是強調“不”,那麼孩子就不會理解你現在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一下子都做完,找出對目前來說最重要的東西,設定完成任務的方式和所需要的時間,並且貫徹到底。

比如,讓兩三歲的孩子在睡覺之前先把他的玩具收拾好。如果跟小朋友說別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那麼她根本就不聽。所以,沒必要不停地糾正他的行為,一直在他耳朵說著“這不行”、“那不行”,而是讓她睡前進行清理。

二、瞭解引發孩子犯錯的導火索。

一些不當行為是可以預防的,只要你能看出引發它的點,你就能提前制定一個計劃,消除有形的誘惑。如果你的孩子喜歡從超市貨架上拿起薯片就吃,那麼下次去購物的時候,帶上一些玩具,讓他在購物車裡玩。如果孩子在家裡玩的時候不願意和別人分享她的毛絨玩具,那麼,在她的朋友到來之前把玩具收起來。如果你的孩子喜歡在牆上畫畫,那麼,把彩筆藏在一個夠不著的抽屜裡,或者給他買一個小黑板。此外,一些孩子在飢餓、過度疲勞或被關在屋子裡的時間過長,會感到沮喪,那麼,確保他吃健康的零食,有足夠的睡眠,在戶外玩耍消耗能量--即使是在寒冷的天氣。

三、始終如一,堅持到底。

從2歲到3歲,孩子們都在努力理解自己的行為對周圍人的影響。

例如,前一天你讓你兒子把球扔進屋裡,第二天你就不再讓他扔了.......這樣的話,複雜的訊號會把他搞混。”需要多少次事件和訓斥才能停止孩子的某種不良行為,還沒有統計。但如果你總是以同樣的方式迴應,他可能會在四五次之後才會吸取教訓。

比如,有的寶寶會經歷一個咬人的階段,那麼對她來說,持之以恆是關鍵.。每次他咬人的時候,都要用比平時更響亮的聲音來糾正她“不行,寶貝!別咬我!媽媽受傷了!”,然後把玩具遞給她,讓她分心。

警告:不要覺得寶寶的行為很好玩而縱容他,更不能因為寶寶撒嬌耍賴而妥協,堅持下去。

四、別被情緒左右。

當然,當你的孩子去拉小狗的尾巴,或者總是在睡前拒絕刷牙,你很難保持冷靜。但如果你憤怒地大叫,你試圖傳達的資訊就會丟失,矛盾會迅速升級。“當孩子被父母的消極情緒淹沒時,他會看到你的情緒,卻聽不到你在說什麼”。

事實上,憤怒的反應只會增加孩子的興趣,所以要剋制住提高嗓門的衝動。深吸一口氣,數一、二、三,然後對著孩子的眼睛,發出譴責時,要迅速而堅定,認真而嚴厲。

五、要簡明扼要。

大多數父母在孩子違反規定時,都傾向於跟她講道理,詳細解釋她做錯了什麼,並且說如果她不停止不良行為,將失去哪些特權。但作為一種紀律策略,言過其實和過度情緒化一樣無效。因為年齡很小的孩子,缺乏理解複雜句子的認知能力,而大一些語言能力更發達的孩子,沒有更集中的注意力來吸收你說的話。用簡短的短語說話,重複幾次,並結合聲調和麵部表情。

例如,當寶寶揮手打人的時候,對他說:“別打媽媽!不準打人。“。一個3歲的孩子可以理解得更多一點,可以說:“寶貝,不要在沙發上跳!這樣很危險,你會摔倒,不準跳!“

六、暫停一下。

如果反覆地訓斥、轉移注意力都不起作用,可以考慮讓他定時休息幾分,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措施。

在實施暫停之前,認真地看著他的臉,用嚴厲的語氣發出警告“我數到三,如果你不停止,就會暫停。”一,二,三!“如果他不聽,帶他到你覺得安靜和安全的地方暫停,並設定一個計時器(時間大概是孩子年齡的1%)。時間到了,讓她道歉,並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以表示你沒有生氣。堅持執行,效果很顯著。

七、保持積極。

無論你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感到多麼沮喪,都不要當著他的面發洩。

當孩子們聽到父母以失望或消極的方式談論他們時,會感到自卑,從而,破罐子破摔“反正我在爸爸媽媽心目中就是這個樣子了。”

6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錯誤培養孩子畫畫的四大問題,被一個日本人說得如此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