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們,是被公認全世界在各領域最有才華、聰明、努力、有創意又不斷自我挑戰的人。但這些被教育成功的人士們,下一個共同的戰場,不只在專業領域深耕,還致力探索,怎麼用教育幫助人們創造更好的、我們想要的未來。
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文:黃敦晴
當各方翹楚、不同專長的諾貝爾獎得主聚在一起時,有什麼共同的話題?
參與對話的,還有舉世聞名的鋼琴家列維特(Igor Levit)、非洲開發銀行集團(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Group)的主席艾德席那(Akinwumi Adesina),以及8名諾貝爾獎得主。
這些被公認為全世界最聰明、努力、有創意又不斷自我挑戰的人,下一個共同的戰場,是要探索怎麼用教育,幫助人們創造更好的、我們想要的未來。
他們無論背景如何,點出了教育在他們的成長曆程所扮演的角色,以人為中心的核心價值,以及親身投入教育後,所看到的問題、未來與機會。
以下摘錄3名得主的人生經歷、心得與呼籲。
超冷原子專家改行拚教育:成功不是靠天分200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威曼(Carl Wieman),是超冷原子(super cooled atoms)專家,卻已投入教育30年,是斯坦福大學物理系與教育研究所的教授。
威曼回顧過去幾十年,覺得投入科學與教育,都讓他很興奮、且收穫滿滿。
但是投入教育,對未來的人類發展更重要。
因為人類如果要生存、興盛,人們除了擁有專業,更要學習做有益生活與社會的決定。這也是不斷激發他投入教育的動力。
近幾年,他更著力研究「專家是怎麼養成的」,如何「培育」更多成功的科學家、工程師、醫生……以及要怎麼做,最能教人們鍛鍊一身好技能。
很多人以為專業成功必須仰賴天分,但他的研究發現,成功是來自特有的教育的機會,而不是天賦,就像諾貝爾獎得主一樣。
所以,老師們要專注在鑽研最有效的教學、教育方法,而不是讓天分成為學生髮展的阻礙。
好老師要持續傳送訊號給學生,讓他們知道努力學習、尋求教育的重要性,別自我設限。
他也舉例建議老師、家長可以嘗試怎麼做。像是帶著孩子做一些不同的事情,多一點互動與刺激。
很多時候,學生就會突然突破盲點,在瞬間得到不同、更好的學習方式。
每個孩子 都有需要我們發掘與鼓勵的才華2016年的化學獎得主佛林加(Bernard Feringa)跟一般的菁英學者相較,有很不同的出身。
他從小在農場長大。因為一大家子一半的生活要靠農場自給自足,所以從播種、耕耘、餵雞、放牛、餵豬……每個人都要擔負責任,什麼都要做,也天天經歷季節嬗遞、作物成熟、牲畜產子等大自然的變化。
也因此,他從小就充滿好奇,常在腦中自問,為什麼大自然會這樣運作。
他的父母因為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只能唸完小學,多數親戚、鄰居也不曾想過念大學這種事。
但他的父母卻極重視教育,家裡有很多書,鼓勵他們發問、找答案,他也因此被開啟了問問題、發揮創意與想象的思維。
所以,長大後除了成為研究一流的科學家,他更重視教育。
他深信,就像他的成長曆程,要不斷地在各領域挑戰學生,思考與發掘超越人們目前已知的事情。
「因為我們不是要訓練學生能夠應付今天或明天,而是為了未來的二、三十年,甚至更久。」
那麼,要怎麼做呢?
他常在演講、教學時問聽眾,有沒有印象深刻的老師。
人們的回答中,總會記得一個爛老師和一個好老師。而好老師們的共同點,就是會不斷刺激、立志、鼓勵學生。
就像他曾經因為喜歡不同的顏色、氣味、以及元素互動作用產生新的物體,而被老師發掘他的熱情,鼓勵他成為化學家。
他相信每個學生都有特殊的才華,可以成為優秀的木匠、汽車技師、老師、畫家……,重點在於老師有沒有用心體會、鼓勵學生。
或許,有人會說,那是父母的責任。但是通常父母不一定有這樣的能力。
老師們是受過訓練的教育者,即使孩子沒有好的家庭環境與學習機會,老師也能夠認出學生的特長,給他們機會,刺激他們的發展。
縱使困難,這仍然重要,因為這是為孩子們的未來奠基。
科學就是常想「為什麼」2018年的物理學獎得主、物理兼天文學家史垂克蘭(Donna Strickland)的專長,包括許多人嘗試過的雷射手術與相關應用。
這些令人驚異、難以想象竟然會出現的技術,來自她常問「為什麼」。
在談到未來時,她提醒,要回到當今科學教育所面臨的挑戰。
她發現,當老師們在教學生時,很多老師或學生,都在追求標準答案。但是科學博大精深,還有許多待我們學習的事情。
重點不是答案,而是問問題。太多人失去了想要探索、問「為什麼」、保持懷疑與新奇的心態,我們要想「為什麼」會這樣,以及其中的奧妙。
例如,在做實驗時,很多人在意的是結果是否正確、符合預期。
但現在她更會讓學生在實驗室「玩」,問他們,得到的是好的結果嗎?
如果不是,可不可以從這個結果出發,想想可以怎麼改變這個實驗?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的假設是什麼?要怎麼調整?
所以重點不是答案,而是問對的問題。
世界上很多重大的事情與發現、發明,不是在短短的3個小時實驗課可以達成的。但老師要帶學生們想想,可以做什麼、試試什麼,看看會有什麼改變?
這也是史垂克蘭目前教育學生,希望學生能夠思考的重點。
畢竟學習、科學的重點不是知道所有已知、預期中的答案,而是不斷好奇地想與問「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