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難,難於上青天,相信每一位有孩子的父母都應該對這句話深有體會。
孩子總是不經意間就給家長惹出來好多麻煩,而且有時候還是悶聲的闖禍,等家長髮現時哭笑不得。
媽媽出門取快遞,回來後讓人崩潰
這個長得白白胖胖的可愛小寶寶闖的禍,小寶寶一手拿著掃帚,另一隻手裡拿著盆,正在收拾自己造成的麻煩。
而媽媽的手機就正好記錄下了寶寶這種尷尬,又茫然的可愛瞬間。
這天正好趕上週末,寶媽想著利用這個難得的休息時間,好好的給家人做頓飯,順便也是犒勞下辛苦工作一週的自己。
一早媽媽就買回了好多小龍蝦,媽媽剛把小龍蝦倒入盆中,突然想起來自己有快遞忘了拿。
媽媽就是怕自己出去這會兒,寶寶給惹出點事來,臨出門時還特意告訴寶寶安靜的等著自己回來。
雖然寶寶還很痛快的答應了一聲“好”,可是當寶媽回來時,看著眼前的一幕還是有些崩潰。
原來是寶寶趁著媽媽出去這會功夫,打翻了裝小龍蝦的盆。
獲得“新生”的小龍蝦們四處的爬著,而客廳的地面也被小龍蝦們給佔領了。孩子看到媽媽回來後憤怒的表情,馬上的也意識到了自己是犯錯了,趕緊拿著掃帚和盆把小龍蝦重新捉回來。
媽媽回來後先是憤怒,結果一看到寶寶的表情後,馬上又變得哭笑不得了,彷彿寶寶是在告訴自己:“是小龍蝦先動的手,跟我沒關係”的無辜樣子。
確實,孩子總是這樣本是無意中惹出禍來,很多家長也對此是毫無辦法,但是應對孩子的調皮行為,其實也是有竅門的,不過說到如何應對前,家長也首先要知道,寶寶為什麼會這樣?
寶寶為何總能闖禍?1、好奇心強烈
孩子初來這個世界,他們就彷彿是一張一塵不染的白紙一樣,他們無論對於任何事情都是陌生的,更是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
所以,不管是他們看到了什麼,雖然可能是不知道如何表達,可還是忍不住的要在心裡面問一句:“為什麼”。
孩子要想最直觀的了解一個事物,就只能是通過感官,所以他們總是想要伸手去觸控,因此才惹出禍來。
2、肢體的協調和控制能力較差
前面說過,孩子總想主動的去觸控,想通過自己的方式更好的了解這個世界。
但是孩子們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和自身的協調能力都是較差的,他們自然不能像成年人一樣可以很好的完成抓、握的動作。
當他們想要通過自己的方式完成時,往往就會惹出點麻煩來。
面對孩子製造麻煩的能力,家長應該如何應對才好首先,不能因為孩子惹麻煩就一味的壓制,應該做的是適當的引導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對某件物品產生濃厚興趣時,可以提前就向寶寶做出解釋說明,特別是家裡面的刀、剪等危險物品和電器,都一定告訴孩子不要隨意觸控。
而且家長要記住的一點是,不要以恐嚇的方式壓制孩子的好奇心,畢竟好奇心也是孩子更好感知這個世界的方式。
然後,以耐心引導代替動手解決問題
有些家長可能是飽受孩子的“折磨”,他們覺得既然說話沒有用,就選擇了動手解決問題。
雖然在孩子小的時候,動手是非常容易解決問題的方式,但是這等於是給孩子留下了童年陰影,而且孩子大了,必然引起逆反。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耐心和孩子講解,讓孩子逐漸明白應該如何做。
最後,家長要提前做好防護措施
孩子畢竟是孩子,可能剛犯過的錯,沒幾天的時間又會重新犯,而且他們也根本不知道何為危險,而家長就要做到防患於未然了,要把容易傷到孩子的物品,放到他們夠不到的地方。
總之,只有家長的諄諄教誨,才不會讓寶寶最終成為“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