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幾天教了一位很有個性的小姑娘,6歲,剛剛上一年級。桌子上堆滿了各種顏色,各種用途的筆。

曾經很喜歡彈琴,可後來開始練習哈農或者練習曲之後就不好好彈了。儘管彈的一些兒歌很知道投入,但仍然放棄了一段時間鋼琴的學習。

第一節課,我到的早了幾分鐘,想可以先和孩子聊一聊,但孩子父母要求孩子馬上上課,小姑娘完全不聽話,說要收拾好桌子再上,第一次爆發了矛盾。我要求鋼琴凳不能太低,孩子希望用自己的選的東西墊在底下,而她父母卻堅持用他們選擇的東西墊在底下,儘管最終達到的效果是一樣的,這樣爆發了第二次矛盾。上課時,非要各種顏色的筆都用一下,去桌子上翻半天。她母親又一次佯裝憤怒的不同意,我說下節課咱們提前準備好這些工作,這次先聽你的好不好?小姑娘點點頭,果然第二節課老老實實的把筆拿到鋼琴旁。

其實,小孩1歲之後,開始建立自己理解的秩序,例如把積木或者卡片在沙發上排隊,雖然沒什麼用,但他們卻樂此不疲,因為這是他們對世界的第一次觀察和理解,並且是可以付諸行動的。這樣創造了一個小世界,很有成就感,這時候父母輕易地收拾了玩具,孩子便會生氣,因為破壞了他們的規矩。

對於這位很有自己主見的小姑娘,更多的還是在合法範圍內,充分發揮她自己的想象力,而不是限制在大人為她設計的框框內,因為她並沒有覺得按照大人的做法去行動,帶給她更多的好處,反倒很疑惑自己的做法明明可行,卻無端受到指責。久而久之,對於父母的話更加不信服,父母越想樹立威信,越容易著急生氣,最終陷入惡性迴圈。

如果孩子的做法卻有不妥,一定要說出來,講明白為什麼不妥,如果沒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大可不必在意,大人的威信絕對不是這麼樹立的。

13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高齡懷孕的感受